第(2/3)页 到时候让他在寿春做个闲职,绝对不能给他领兵的机会。 临行前,袁术跟诸葛亮促膝长谈了一整夜。 “孔明贤弟,益州我就托付到你的手上了。” 诸葛亮双手握着羽扇,对袁术躬身行礼道: “主公放心。 吾必然为主公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时诸葛亮在袁术眼中的形象,逐渐跟前世的卧龙先生重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位以一己之力托起蜀汉江山的老臣真的做到了! 袁术莫名的有些感动,他紧握住诸葛亮的双手说道: “贤弟也不必事事躬亲。 士元、孝直等人皆是当世奇才,可以把益州的一些事物交给他们处理。 千万不要累坏了身子。” 诸葛亮轻松的对袁术笑道: “主公放心,现在益州人才鼎盛,亮岂能不善加利用?” 袁术点点头,心中了然。 前世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亲,除了他不擅长放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蜀国后期真的没什么人才了。 能与诸葛亮比肩的谋士一个没有,将领也凋零到廖化作先锋的地步。 这时候诸葛亮只能什么事都自己来做,呕心沥血为蜀国续命。 现在袁术给诸葛亮留下的阵容豪华无比。 就算让诸葛亮带着这些人出兵讨伐刘备问题都不大。 诸葛亮又取出了随身的书卷,对袁术说道: “这是亮写的治理蜀中之策,还请主公过目。” 袁术打开书卷,边翻阅边频频点头。 诸葛亮不愧为盖世奇才,将蜀地的军政发展策略写的都非常明白。 按诸葛亮的谋划,待蜀地稳定,民心归附之后他就会亲自率军讨伐南中,来解决后方的问题。 然后待天下有变,等候主公的命令出兵汉中,北伐中原。 袁术合上书卷,毫不吝啬对诸葛亮的欣赏,出言赞叹道: “孔明贤弟,有你在益州,吾无忧矣! 就按照贤弟的策略执行,我先等着你平定南中的好消息。” 翌日一早,袁术随大军起程回寿春。 在袁术平定益州的这段时间,整个天下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