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论语新解-《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3/3)页
一念及此,陈登便非常郑重一拱手,朗声道:“属下愚钝,不知圣人此言何意,还请长史赐教。”
林朝望着众人,面色略有缓和道:“尔等真想知道?”
众人如小鸡啄米一般点头。
“好,有此求知之心,何愁不能上进。”
林长史先是肯定了众人的向学之心,继而满脸高深莫测道:
“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
意思是说,早晨知道了去仇人家的路,晚上就要去打死他!
正所谓君子报仇,从早到晚,便是此理!”
众人:“……”
这一刻,众人的脸色如便秘一般。
林朝却不管不顾,甚至为自己理解了孔子的微言大义而感到高兴,大笑两声道:
“走,出发朐县!”
……
济北郡治所名叫卢县,距离泰山郡治所奉高,也不过百余里的距离。
曹操受林朝所托,抵达卢县后,理所当然的收到了郡守鲍信的盛情款待。
鲍信其人,出身泰山平阳县,自幼志向远大,宽厚待人,遇事沉着而有深谋远虑。
别的不说,单就深谋远虑这点,倒是很符合事实。
原本历史上,袁绍当上了关东联军的盟主,天下景从之。但唯独鲍信不看好袁绍,他更看好曹操,甚至曾说出‘唯公可拨乱反正’之类的话。
能做出和荀彧一样的评价,他的眼光必然差不了。
当然,也可能他根本没什么眼光,只是单纯的仰慕曹操而已……
反正有鲍信在,曹操在济北的日子不要太舒坦。
本来袁绍袭杀韩馥的举动,就让鲍信颇为不快,但还不到翻脸的程度。可曹操来到后,把刘备出兵北上的消息告诉鲍信的同时,还劝鲍信两不相帮。
曹操一发话,鲍信马上表示孟德你说话,我照办。
至于袁绍……袁绍是谁?
正事谈完后,鲍信又邀请曹操在济北做客。对此,曹操也欣然接受。
虽然他现在仍是汉室忠臣,刘备也对他礼遇甚重,但曹操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迷茫,让他夙夜难安。
胸怀大志,却无法得以施展。
刘备虽对他颇为赏识,但林子初显然不会重用自己。
那……自己的前路该在何方呢?
总不能这么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终老一生吧!
正当曹操心中苦闷时,有两个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是陈宫,一个是程昱。
早在讨董之初,陈宫在东郡太守桥瑁麾下任事,还帮刘岱和桥瑁出过主意。如今桥瑁已死,刘岱也被押回了长安,陈宫一身才华却苦于得不到施展,便暂时投靠在鲍信麾下。
而程昱少为县吏,当初征讨黄巾时就有功,更是被刘岱多次征召,却因看不上刘岱而一直推辞。此番听闻曹操来到了兖州,便欣然而来。
曹操当初第一个率军讨董,虽然大败而归,但总归是积累了些声望。
桥瑁被刘备所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陈宫都不可能去投徐州,而程昱更是欣赏曹操的忠勇,因此两人一拍即合,联袂来投。
二人通过鲍信做中间人,这才终于见到了曹操。
有名士来投,曹操自然大喜,可二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曹操彻底震惊了。
“自天子蒙难,董贼簒逆,将军首倡义兵以匡朝宁国。而至董贼伏诛,诸侯纷争又起,将军负有忠义之志,却无存身之地,此乃英雄不得其时也!”
陈宫不愧为名士,一番马屁一般的开场白,却切中了曹操的心思。
曹操有些无奈答道:“先生之言,某深以为然,奈何不得其时,又能如何?”
闻言,陈宫与程昱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行了,曹孟德的底线已经探查的差不多了。
我们欣然来投,不怕你曹孟德弱小,就怕你曹孟德没有争雄天下之心,所以陈宫才会出言试探。
而曹操在听到陈宫的话后,立即露出了苦恼的神色,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若你曹孟德真胸无大志,想在刘备手下干一辈子,又何必苦恼?
程昱捋了捋他那长长的胡须,开口笑道:“将军,眼下却有一地可以存身,不知将军可有兴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