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火铳与弓箭-《大明铁卫》


    第(2/3)页

    这时候,清军阵中爆发出了震天的喊声,无数骑兵同时启动,卷起滚滚烟尘,往墩堡群本来,隆隆的蹄声在空中回荡,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陈雨命人叫来林三:“你在辽东呆过,清楚鞑子的底细。为什么鞑子一上来就投入这么多人?他们都是骑兵,不善攻坚,这么做,难道不要留后手吗?”

    林三解释道:“大人,瞧这些打头阵的骑兵穿着打扮,不是鞑子的马甲,而是蒙古兵。蒙古人的骑术好,有什么不对劲跑的快,所以一般都用他们打头阵,试探虚实。”

    陈雨明白了:“原来是炮灰。”

    各处墩堡中,军官们来回训话:“不要怕,咱们在里面,鞑子的箭够不着,等进入射程,听口令开火便是,别的什么都不必管。”

    农兵们紧张地托住火铳,从射击孔中张望着外面。他们大多是辽东逃出来的汉人,做过鞑子的包衣,面对凶神恶煞的昔日主子,内心深处的畏惧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说不害怕是假的。好在依托墩堡,不必和鞑子面对面厮杀,多少让他们心安一些。

    漫天的烟尘中,大股蒙古骑兵很快就接近了墩堡,他们麻利地反手取下骑弓,摸出箭矢,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了前方,似乎根本不受战马颠簸的影响,如履平地。

    蒙古人的骑弓用的是轻箭,射程较短,为了确保射出的箭能够飞入那些五尺宽、两尺高的孔洞内,他们一直到五十步之内才松开弓弦。这么近的距离,加上战马奔跑的惯性助力,无数箭矢如同蝗虫一般,乌压压飞向了墩堡。

    五十步也是火铳的最佳射程,邓范一直压着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就是想依靠堡垒的掩护,把鞑子骑兵放近一些,造成更大的伤害。他们所在的墩堡位于堡群的正中央,根据战前的布置,第一枪只能由这个墩堡来开,其余墩堡不能擅自开火,所以,其他的墩堡都在等待攻击的信号。

    乌压压的箭矢飞上半空之际,邓范终于下达了命令。

    “开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