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倭馆的日本武士-《大明铁卫》


    第(2/3)页

    “这些都是虚的,主要还是随后的互市吧?”

    李秉政点点头:“互市才是两边贸易往来的大头。除了迎接使团、互换贡品的‘进上’环节,然后就是‘公贸易’和‘私贸易’了。‘公贸易’是由本都护府采购对马货物,‘私贸易’则是本国商人和对马商人互相交易购买彼此需要的货物。”

    “明白了。”陈雨对崔鸣吉说,“请崔判书进去向倭人宣读大王的旨意吧。”

    进了大门,一下子就来到了另外一个天地,来来往往的都是剃着“月代头”(日本古代的常见发型,剃掉头顶中前部额头发,只保留两侧和后面,多见于武士阶层)的日本人,腰间无一例外都挂着倭刀。

    这些人并不认识陈雨和崔鸣吉,但和李秉政很熟,便有三三两两的武士上来打招呼:“李府使,今天前来有何贵干?”

    李秉政解释:“今日是本朝吏曹判书崔大人和五军营守御使陈大人前来宣旨,还请诸位将胜井家老请来接旨。”

    武士们互相看了看,慢慢散开,便有人往里面去了。过不多时,一个中年武士在几名武士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李秉政清了清嗓子,说道:“宗太守派驻釜山浦特使胜井小次郎,代太守接旨。”

    名叫胜井小次郎的中年武士迟疑地跪下,身后的武士也三三两两跪下。

    崔鸣吉展开卷轴,宣读起来:“因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陈雨抗鞑有功,特任黄海道水军节度使,加正二品五军营守御使衔,并代寡人掌管釜山浦倭馆,东莱都护府、对马太守宗氏皆受其节制。钦此。”

    胜井小次郎一脸懵逼地接过旨意,不解地问李秉政:“李府使,圣旨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秉政知道胜井小次郎汉话、朝鲜话都够呛,只能勉强听懂日常用语,便解释道:“胜井特使,大王的意思是:以后我和你,包括这个倭馆,都由这位守御使陈大人节制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