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内藩外藩和兵权-《暴唐》


    第(1/3)页

    众人立即心中一沉,脑海急速运转,思考自己到底忽略了什么。

    李承乾也是面色严肃语气凝重:“宾王你说。”

    “启禀陛下,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并存,诸侯国内因兵权多有反复,至春秋发明虎符收拢兵权,至秦朝兵权收归天子,才有大一统稳定江山。如今陛下授予将军院兵权,对军权结构大变,乃动摇大唐根基,请陛下速回长安,取缔将军院!”

    武将们愣了一下,心有不快,不过这时候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说。说出来了,皇帝就得想想,你这么想拿兵权意欲何为啊!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向着马周一欠身:“宾王大才!”

    没想到啊,马周居然看的如此长远。

    这不就是安史之乱的根源吗。

    从春秋战国开始,军权以及制约形势就在不断变化,并且掺杂着内藩外藩中央军以及虎符为根本的制约体系。

    周天子分封天下就是内藩,对诸侯国没有多大的军权制约,结果造成了诸侯割据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觉得这样不行,就设计出了虎符制约兵权。这种制约在春秋战国没问题,因为一个诸侯国的面积并不大,传递消息时间不会太长。但即使是这样,春秋时期传世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九变篇》里面还有一句“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秦朝建立觉得这样不行,还是不放心,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就是,遇到战斗直接派中央军过去,但结果就是自己的力量都在外面,结果里面反了,外面的大军回不来,秦朝灭亡。

    汉朝觉得秦朝这样不行,继续实行分封内藩,结果有了七王之乱。

    唐朝觉得这样还是不行,弄了个节度使坐镇外围的内藩制度,节度使可以在所在地征兵,结果来了一个安史之乱。

    宋朝觉得唐朝这样不行,干脆恢复了秦朝的中央军方式,又怕跟秦朝似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干脆派文官统兵,结果是统兵的不会打仗,会打仗的不统兵。别吹什么宋朝外战七成胜率,那七成胜率大多都是依托城池的防守战,再有八牛弩这样的利器加成。入侵外敌打过来咬一口,呵,这东西有点咯牙,撤了吧,结果能算胜利吗?就这,当蒙古从西亚拉回来回回炮,在军械上压制了八牛弩,没有了军械加成,宋朝也就完了。

    明朝觉得这样也不行,先是分封内藩,结果皇帝整天睡不好,干脆削藩吧,结果被朱棣反攻倒算。朱棣上台后同样削藩,但没有了外围屏障,北方不好打,就派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形成外藩屏障。后来觉得这些外藩屏障都是蚂蚁,没什么用,还整天亏钱,也就不了了之。

    而清朝觉得明朝后期吧也还不错,海上外藩没什么用,又有其他因素制约,海上外藩就没什么意思。但清朝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些糟心,但前提是没有外藩屏障,这样是不行滴,就卯足了劲干掉了准噶尔,形成了陆地上的外藩屏障。但糟心的是陆地上外藩屏障有了,海上外藩屏障就是那么回事,结果没想到远隔万里外的蚂蚁长的个头太大,而且还是一群,结果就悲剧了。

    后世的老美到处驻军,实则也就是形成全球的外藩体系。而这个外藩体系依托的是全球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一秒都不用耽搁,而且全球二十四小时到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