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收花生-《暴唐》


    第(2/3)页

    李承乾:“以后这种东西就叫做花生啦。从天下收购这种种子,在淮河以北以及河北道这样的沙土地种植,等到了明年朕教你种植方法。收购价一斤一文钱。”

    花生这种东西真的是违反自然规律,华夏花生的原产地是江南地区,但真正适宜生长的却是江北地区的沙土地。

    现在产量特别小,李承乾甚至都舍不得吃,自然也没有优选种子这种说法。

    回到昭台宫,亲自做了一小盘煮花生豆和一小盘炒花生豆,和赵节三人围坐在一起,详细解说花生的晾晒储存耕种等等办法。

    大唐的人才很多,尤其是各位权贵家里,赵节在各家的支持下找来许多有组织能力的人共同协作,上苑的建设速度一直飞快。虽然他一直在嚷嚷人不够用,但其实也有八千多人和将近万人的孤儿。

    建立学校,每个孤儿都可以读书,每一个家庭都可以送孩子来读书,上苑建设者迸发出的热情简直让赵节这种公子哥想象不到。

    一天十二个时辰,居然有人在忙完工作后主动加班,让学院的建设一天一个模样,甚至于地基地面山墙都已经打好,李承乾视察的时候正在建造第二层建筑。

    上苑建设迅猛,公路建设更快,在数万人的劳作下,现在水泥路已经铺向潼关,而潼关两侧正有大量人沿着山脚下开阔路面。

    检查了两个工地,李承乾回到皇宫的时候不由得想到曾经电视里的红旗渠,是真的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其效率远远超出想象。

    长安这里齐心协力大建设,褚遂良在西域却见识到了另一种人性。

    李承乾给褚遂良的条件是招募劳工,一天两顿饭,一天五文钱。

    褚遂良给屈利啜的条件是一天两顿饭一天两文钱。

    屈利啜就在西突厥以及周边开始大肆掠夺人口,直接抢了五千多人运送给褚遂良。但是事情做的如此大,自然引起其他人注意,而这些人里许多是屈利啜不能抢的。然后屈利啜就留了一个心眼,跟各个部落的首领说他有渠道招人,一天两顿饭一天一文半钱,自己落半文。结果各个部落首领向部落内通知,一天一文钱一天两顿饭,部落首领落半文。事情到了小部落那里,又变成了一天两顿饭一天一文钱,但需要给部落首领送礼才有资格去。毕竟游牧生活的冬天是真的能饿死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