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牛羊分配-《暴唐》


    第(2/3)页

    三十万石粮食根本不用从洛阳含嘉仓调转,甚至不用从长安调转,只是从相近地方调拨即可。

    大唐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

    新式铁质器具的普及,只是这一点大唐就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

    一家一把镰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只需要三文钱,想要自己再买也不贵。镰刀铁锹锄头都是经过千年沉淀的最优样式,省力好用。

    谁家有牛有马,还可以一文钱买一把耕犁。

    原本一家几百亩地,精耕细作基本谈不上,但是这些工具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农耕的效率。

    薛延陀的赔偿,美酒茶叶从四面八方换来的数不清的牛马,大量牛马的投入,再次极大的提高了耕种效率

    沤肥法的推广,公厕的全面建立,长安改造也是一项助力,再加上风调雨顺,开元五年的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斤,比五年前提高了一半。

    现在之所以只有一千六百多万石的存粮,还是因为酿酒销量太大,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其他农作物尤其是蔬菜瓜果的种植推广。

    五年前,大唐子民心心念念的是吃饱饭,现如今心心念念的却是如何吃好。吃的好,各种蔬菜瓜果丰富市场,营养的均衡让人们生病更少,寿命更长。

    粮食多了,大量的粮食被以前主要的粮仓都已经存不下,不得不重新兴建了十六个粮仓,每个粮仓可储存一百万石。从就近的粮仓运送出去非常快捷,要不然也不会同意一个月内完成交易。

    但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户部依然忙碌。粮食运出去只需要消耗人力,而牛马的运回和分配却是一项大工程。

    大唐民间每一匹马每一头牛都是登记在册。

    周志成仔细查阅每一道的牛马记录,不得不说关内道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是距离草原和西域产马地近,第二是长安所在,关内道安定放在第一位。现如今关内道的牛马已经达到五十万头。五十万头是一个什么概念?关内道九百万人,平均六人一户就是一百五十万户,平均三户就有一匹牛马。

    河东道河北道也不差,平均四户就有一匹牛马,陇右道和安西都护府更别提了,那就是养马养牛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