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侯君集的罪证记录-《暴唐》


    第(1/3)页

    糕点铺子,木偶泥偶铺子、乐器店、居家用品商店、冰饮店、洗漱用品店、成衣坊、布匹绸缎坊,许许多多东西孙思邈根本就没见过,用后世的说法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

    来长安的路上在襄阳醉仙阁吃过饭,但是这里的醉仙阁又有不同。

    陈正骨到醉仙阁先问有没有什么新的菜式,新的菜式放在后世很普通,但在这个时代很新奇,就是酱拌萝卜,而且萝卜是冰镇过的,那叫一个爽口。关键是酱料和佐料都是今年新改进的,长安以外还很难吃到。

    饭后又去了上苑集上的医馆,这里的医馆和其他地方的医馆有所不同,医馆内的学员都是医学院的学生,明着说了,看病不花钱,草药成本价,但都是学生看病,好赖概不负责。当然,也有学员的司业坐镇,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到学院里去求助,虽然是概不负责,但反倒是成了威名遐迩的医馆,那些别处看不好的都到这里的医馆来看病,而学生了增加了实践机会,那些天南地北的能人异士也能接触到更多的病例。

    在医馆里看了一刻钟,孙思邈都惊了:“这些只有二十岁的学生,怎么比刘神威还要强?”

    刘神威是孙思邈的亲传弟子啊,那也是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但感觉水平并不如这些医学院的学生强。

    陈正骨一翻白眼:“刘神威看过多少病?”

    孙正骨想了想:“五千例吧。”

    看过五千名病人,这对于一名医者而言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因为一般的人生病了都是硬扛着,扛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至少几年前不是什么人都有钱看病的。刘神威秉承孙思邈的嘱托,看病基本不挣钱,花费算是最少的,但一天也就差不多看一例病人。十几年下来积累了五千例病患,这在古代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陈正骨:“在这里坐镇,一人一天接三十个病例,大唐所有医馆的特殊病例也都会呈送到医学院,现在的病例很详尽,这样算下来他们一天就接触到四十例病例。在这里坐镇前,一天十个病例,五年时间就是三千病例,这里坐镇一年就是一万多病例。”

    医生的特点是不在于当了多少年医生,而是接触了多少病例,这是经验。一个接触了一万病例的人和接触了一千病例的人,差距是巨大的。这也是陈正骨放弃了自己的医馆,到医学院来的原因,能接触到的病例太多了。

    从医馆出来还有更多的店铺,有唐三彩,有琉璃坊,陈正骨到琉璃坊转一圈没有看到一滴泪,就带着孙思邈到了旁边的陶瓷坊。

    “这里的陶瓷许多都是从饶州运过来的。饶州王家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孙思邈含笑点头:“纸张和印刷术,好像现在只有长安以及饶州有最新的印刷工坊,纸张更是几乎都是从饶州运来的。据说是王家在五年前的内乱时受到牵连,最后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抵罪。不过不管如何,王家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