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农门辣妻王爷来种田》


    第(3/3)页

    没过几日,林阮就听说,粮商们手里的粮食全都卖空了。各大粮商也在积极想办法从外地调运粮食,但因为这次的旱情影响范围极大,粮价上涨得厉害,而且货源也极少。

    而此时,老天爷依旧没有半点要下雨的意思,林阮家门前的小河已经彻底断流。

    大片农田里的庄稼都开始枯死,农民们眼看着长到大半个人高的苞米苗,心疼得直掉眼泪。

    好在人畜用水还没有问题,这极大的稳定了人心。

    而地里虽然看着毫无精神,但依旧顽强活着的番薯,让整个青州城的百姓多了一份底气。

    大家都尽量省下一些水,用来浇灌地里的番薯。

    但林阮并不敢盲目乐观,老百姓手的粮食并不足以支撑到旱情结束。地里的番薯距离收获的日子还有至少两个月,这两个月里能不能下雨,谁也不知道。

    而且旱情的影响,远不止是下了雨就能结束的。

    所有的庄稼都旱死,再想补种,基本不可能。最乐观的情况就是能顺利种上冬小麦,但想要有收成,还要等到明年初夏。

    这可是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百姓是要吃要喝的,想要熬过去,可没那么容易。

    而且就算从别的地方调度粮食过来,也不现实。

    古代粮食产量低,这个时代又不存在什么进口粮,国有粮仓里的存粮也不敢乱动,毕竟边关不太平。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老百姓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

    林阮没有闲着,每天带着人在外面寻找水源。

    但得到的结果都不太乐观,地下水资源有限,能保证人畜饮用就不错了,用来浇灌庄稼显然是不可能的。

    沈郡王写了折子进京,把淮阳府这边的旱情一五一十的报了上去。

    京都那边,皇帝也愁得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这几年,天灾不断,先是水灾,现在又有旱灾,且波及地范围极广,一共有五个省份连续两个月滴雨未下。周边略有干旱情况的省份他都已经没精力去关注了。

    这五个省份的人中加起来,都快抵上大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了,若真的乱起来,大周这回要受重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