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重启1978》


    第(2/3)页

    他趾高气昂得直接断了别人的写作路,还一副你得谢谢我的神态。

    张卫东诚恳得说:“燕馆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以后确实不准备写了,这一部短篇就头疼死了,看来我不是吃这行饭的人。”

    一地鸡毛先发行,讨论毁誉参半,这位燕馆长开口就打官腔,张卫东原本就没想跟他们打交道,自然是先送走拉倒。

    “好好,你这个小朋友不错,听得进去人劝。”燕馆准备走了,看到他们的麻袋,指着问:“这是?”

    “讨论一地鸡毛的读者来信。”

    燕馆长前面才说作品影响不大,不让别人写了,转眼就被打脸,难免尴尬得:“啊,真不少。”

    “也没多少。”

    他们这边说着,门外有人敲门,姗姗去开门,见是邮递员,他的嗓门很大,高声说:“你们才走,又来了一批信件,我就顺便给你们送过来了。”

    他的摩托车上又卸下三麻袋信,姗姗说:“谢谢你了。”

    “不客气,我走了。”

    燕馆长尴尬极了,左云说:“张卫东同学年纪还小,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要不务正业搞什么文学写作,这不是小朋友该做的事,将来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的。”

    她的论调和燕馆长一脉相承。

    盛文斌冷笑说:“张卫东小朋友的一篇文章,就有这么多读者来信,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也写不出这样具有话题性的作品,写作讲究的是天分,不是年纪。”

    左云是说:“不过是一篇三万字的小文章,取巧才发表的,昙花一现的天才太多了,是没有未来的。”

    盛文斌说:“短篇更见功力。”

    燕馆长打断两人对张卫东说:“讨论多了也不见的就是好事,一篇短篇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

    盛文斌走过去看信,仔细看了几眼说:“咦,这些不是讨论一地鸡毛,是讨论收获杂志的活着?张卫东同学,你不是只写了一篇吗?”

    “不是,我写了两篇,另外一本是收获杂志发表的,当时我还去海城见了巴老,他老人家还鼓励我,以后多写作。”张卫东的表情很淡定。

    燕馆长的脸色一下白了起来,如果是小说月报只是普通的文学杂志,那么收获杂志就代表着国内文学作品的最高水平,很多著名作者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