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我就是张卫东-《重启1978》
第(2/3)页
黄氏虽然知道田菲菲在香江做明星,可她的想象中,以为不过是份工作,年轻女孩子每月撑死了能赚一百块钱,孙子说退休是玩笑话。
亲亲热热地说着话,门外传来有人喊说:“张卫东的挂号信,张卫东,张卫东。”
张卫东走出来,见是穿着绿制服的邮递员,就说:“给我吧。”
邮递员见他是个孩子,就问:“张卫东本人不在家吗?你认识他吗?”
这里他不常住,走街串巷的邮递员不认识他,也已经因为年纪被人误会无数次了,他已经习惯了,点头说:“认识。”
“那你别忘了交给他本人。”交代一声,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走了。
看了看信封,原来是一封京城电台来的,信上说要把他的小说《活着》改编成广播剧,电台别出心裁,邀请他这个作者去录一段节目,谈谈他创作这部小说的历程。
80年代初,很多小说被改编成了广播剧,他倒是没想到83年社会风气那么不开放,却已经可以把这种充满争议题材的小说,搬上主流媒体平台了,不过,信上对有声改编版费只字未提,可能不给钱在当时也是惯例。
文人清贫,安贫乐道才是他们的气节,整个社会都是羞于谈钱的,一直到很久以后,说起钱还是充满了铜臭,不过铜臭这个词,这几年似乎不见提起了。
信的末尾还特地提出,节目录制完成,会请张卫东这位作者吃顿饭。
张卫东想也不想,随手就想往炉子上一丢,张秉忠老汉见了问说:“谁给你的信?”
“京城广播电台,说是要把我的小说改编成广播剧,邀请我去一趟。”
老汉一听高兴到不行说:“你干嘛烧了它,不想去啊,不行,你必须去,多给咱老张家长脸呀,我大孙子都能上广播电台了。”
“额,你老还是真是什么都能往光宗耀祖扯啊。”
信上的时间一看就是明天下午,吃饭的地点也就在广播电台边上,他对田菲菲说:“这样吧,你回来也别老在家呆着,晚点你先在那等我,我给你庆功。”
第二天张老黑开车先送张卫东去了广播电台,他自己则带着田菲菲先在京城转转,广播节目的录制时间应该不会很长,。
信上有地址,电台就在建国门外大街,这个时代的单位都没有保安什么的,他直接按照地址走上四楼,走进去就看见里面已经有好多人在,张卫东说:“老师,广播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