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章 被逼到墙角的画家-《灵魂画手》


    第(3/3)页

    这无关于钱。

    高凡的钱够他花几辈子了……嗯,当然,目前花钱速度稍有些猛,按这个速度花下去,是不够的,但高凡对于物质的要求几乎等于零,他只要能活着,能创作就行。

    这关乎到对自己的认可。

    高凡意识到一件事,他被自己逼到了‘墙角’。

    借助恶魔染料,他画出了《波士顿人》这样神奇的作品。

    于是把他自己的标准拔高到了这个地步。

    但他现在的绘画技巧,达不到可以随时创作出这样作品的地步。

    那也许需要二段绘画技巧‘扭曲’和‘世界’都达到满值。

    于是他会把所有不够伟大的作品,都视为敷衍。

    这一切的源头大概起始于吕国楹那次对他的批评,‘完美就是妥协’。

    资本操纵评论界的批评,源自于高凡过高的身价,是恶意的,是有目的性的,并不代表真相,但高凡会反过来想,如果他能够再创作出《救赎》,再画出《波士顿人》,别说一亿美元,就是三亿、五亿,也会有大把人挥舞着钞票来向他求购。

    所以,恶意的批评,与高凡对自我的不满,形成了高凡眼下的困境。

    即便《老兵》这幅画已经到了高凡和安娜技巧的巅峰,是可以传世的名作。

    但市场、安娜、高凡,都不满意,他们对高凡的期待不是‘传世’,而是‘传奇’。

    可传奇,并不容易呀。

    对高凡来说,也并不容易。

    他没有光明染料,画不出《救赎》。

    没有无限染料,就再画不出《波士顿人》。

    他的技巧,已经达到了开宗巨匠的地步,却也未必强得过18、19世纪的大师,如毕加索、达芬奇、莫奈,至少,莫奈一支画笔上附着的‘微观’技巧,就有50呢,高凡目前最强的‘世界’,才只有40。

    这让高凡在对劳伦斯和安娜的乐观之外,陷入了自我怀疑。

    于是,他更加画不出来了。

    每日里要么在别墅三楼露台上发呆。

    要么在画室里拿着那卷《道德经》,瞧着老子回来了没有。

    今天,老子终于回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