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左右为难-《北宋第一狠人》


    第(2/3)页

    他们请不到“风月宝鉴”那样规模和知名度的娱乐明星来暖场,场面上就low了不止一等。

    宋朝人并不像后世的人那样敢想敢冲,在做事情之前追求稳妥。他们也明白种彦谋举办的比赛根本无法复制,所以并没有人去山寨这项赛事。

    “风月宝鉴”这边,复制山寨的人就多了。

    不过种彦谋没有太管那些山寨。

    很简单,只要剧场和勾栏掌握在他手里,剩下的都不是问题。

    就算别人山寨得特别成功,走精品路线,最后没有剧场和勾栏的舞台,提供给参赛者的话,基本上算是虎头蛇尾,最终很难盈利。

    等到亏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那些投钱山寨这个节目,打算赚个盆满钵满的老板们才会醒悟过过来,复制商业模式,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所以,当张三李四他们和种彦谋汇报,说东京汴梁出现“风月宝鉴”的山寨的时候,种彦谋一点都不在意,让他们密切关注那些山寨品,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直接下手挖过来。

    有道是你不仁我不义,大家大哥别笑二哥。

    忙完了蹴鞠比赛,种彦谋大赚了一笔,接下来就是继续向这两个项目里投钱,打基础了。

    种彦谋的思路是非常激进的,赚到了钱,立刻将钱投入扩大再生产之中,基本上是胁迫了其他股东,将大部分资金又投入到这两摊生意里。如果他们不同意,自己的股份就要被稀释,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

    再加上种彦谋的方案计划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合理合法,自然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毕竟,唯一可能有异议的皇帝,他的股份是固定不变的。种彦谋投钱投得越多,他就越赚,当然也没什么话好说的。

    看起来这好像不太合理,但是种彦谋清楚,当他手下的产业规模越大,皇帝的庇护就越重要,价值越高,所以皇帝的股份占比保持恒定不变,是非常合理的。

    就在种彦谋的产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宣和二年的中秋,也悄悄地来了。

    作为今年的风云人物,种彦谋在七月份就接到了大量请柬,邀请他参加中秋的各种酒会。

    郓王给的请柬还好,毕竟之前受过郓王的恩惠,种彦谋也乐意和他接触一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