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说话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须拐弯抹角,但在与人交往时,为了避免伤害他人,或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必须将要表达之意寓于含蓄,而不能做所谓的“直肠子”,快人快语。 从古至今,那些谙于世故的人流传下来一句极有价值的话:“话到嘴边留半句。”在说话之前要先过滤一下自己的语言,想想自己的语言给他人带来快乐还是伤害。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秘密和隐私,这两种东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份自由的空间甚至不希望让任何人介入。在这个空间里有他们的伤痛,有他们仅存的自尊。能够替他们保守秘密和隐私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同样尊重了自己。 生活中有些人性格直爽,敢说敢做敢当,无论什么隐私都可以“事无不言”,这种人从表面看好像活得很潇洒,但是从侧面观察几乎都是遍体鳞伤的英雄,很容易被他人掌握和了解。有些人没有勇气做英雄,他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选择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老好人,但是笑到最后的往往是这种人。 索罗斯说过一句话:“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识都有缺陷。”这是一句经典的话,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留下半句自以为是的见解。不要执于偏见,凡事多思考,这样至少可以使谬误减少一点儿,也给自己留一点儿思考的空间。 我们要留下的半句话就是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如果我们非说不可,也要恰到好处,点到为止,不要过分伤害到他人的自尊。这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做人艺术和涵养,既让他人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又不会伤其自尊。 我们要留下的半句话是那些毫无意义的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话是多余的,牢骚太多会伤身,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本来就很多,没有一个圆满的世界,你的抱怨不但不能实现你的愿望,反而会使你的心情越来越糟。哲学大师叔本华说过:“一个人的痛苦只要你说一遍就增加一次痛苦,在痛苦的基础上你会感到更加的痛苦。”这就是恶性循环。 我们会想:话到嘴边留半句,这里留半句,那里留半句,留来留去,我们还有什么说的呢?其实要留的半句绝不是有用的话,要留的半句就是有害无益的话,留半句可以给别人一些尊重,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一些处世的空间。 那么,话到嘴边,应该留下哪“半句”呢? (1)隐私或秘密不可轻易泄露 隐私和秘密,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弱点。也有一些人,“心底无私天地宽”,敢说就敢做,敢做就敢当,没有什么隐私,也不怕受损,“事无不可言”。这种人经常会“打落牙齿和血吞”,弄得遍体鳞伤,所以话到嘴边,留下这半句是非常有必要的。 (2)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 人们都是根据有限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的,在信息残缺不全时,会形成偏见。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作用,会使自己的见解偏得更厉害。正如索罗斯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识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每个人的想法都带有偏见,但掌握信息较多、比较理智、能有效克服情绪的人往往意见更正确,至少更令人信服。那些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当别人进行热烈的讨论时,他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等别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再发表意见,一开口就语惊四座,让大家都觉得自愧不如。其实,他在保持沉默时,并非没有想法,只不过能隐忍不言而已。当他听完所有人的讨论后,掌握的信息就比别人多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想法,自然胜过所有人。 (3)避免对别人不恰当地批评和指责 所谓不恰当,有多种含义:如果你看错了对象,误会了人家,批评和指责无疑是不恰当的。假如对方确有挨批的理由,是否批他,还得看情况。比如,你这样做,是否对他确有帮助?是否会加深误会激化矛盾?另外,如果对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有改正的倾向,你就没有必要再对他说三道四了。 当你确定批评他是必须的而且有必要时,点到为止效果会更好。 (4)不发毫无价值的牢骚 生活本来就是不如意的事占很大比例,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圆满的世界?已经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总是要自行消化的,岂能吐出来让别人心情难受?抱怨通常没有价值,只有一种例外:你想让某人知道你的想法,却不便当面说,想让眼前这个多嘴多舌的人带话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