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生产线-《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2/3)页

    徐爸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聊死了其它的事:“下个星期,我要去钱塘市出一趟差,你能不能请到假?”

    “去干嘛?”徐东好奇道。

    “叶慧打算从那边引进几条面包生产线,这次就是过去谈判的,有市里牵头,谈下来的机会很大。”徐爸回答道。

    “怎么跑那么远,本地搞不到生产线吗?”徐东不解地问道。

    “难,就算有,手续也很繁琐,还不如去钱塘呢,走海运,其实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徐东点点头:“去几天?”

    “加上周末大概四天。”

    “那我明天去问问领导,能不能请到假,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

    电力公司初五正式恢复上班,加之过年期间治安任务重,还真不一定能请到假。

    “没事,请不到也没关系。”

    “对了,你们购买生产线的钱哪来的?”徐东紧跟着问道。

    徐爸看了一眼手表,“从银行贷款的,何市长提前打过招呼了,问题不大。”

    “贷了多少?”

    “具体数额,还要看面包生产线的成交价,大概在七千万到九千万之间吧,应该不会超过一个亿。”

    “这么多?”徐东惊讶道,“只靠市里的那点补贴,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贷款?”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何市长通过电话了,何市长原则上也同意了,以后每生产一条面包,厂里都要收一块钱的加工费。”徐爸解释道。

    “那补贴还有吗?”

    徐爸嗤笑一声:“想什么好事呢,补贴才几个钱。这几条生产线要是全力运转起来,厂里每天就能入账一百万,一年下来起码三四个亿。”

    “一开始不是说好的做公益吗,怎么又收费了?”

    “这事不怪咱们,市里经常拖欠厂里的补贴,昨晚你妈还在跟我抱怨呢!何市长估计也很头疼,再这么下去,面包厂都快维持不下去了。”

    “所以就打算收费了?”

    徐爸点点头:“厂子里的资金链不能断,再说了收费又不高,一个月下来还不到一百块钱,负担不算重。

    而且有了充足资金,我们就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加快研发速度,甚至去其它地方开分厂,服务更多的市民。

    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市里也是一个有益补助,是双赢。”

    “那什么时候开始收费?”

    “从下个月一号开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