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就是要让村庄发光-《蒙山春秋》


    第(2/3)页

    稀奇的事情来了,村干部们是这个态度,但是那村民却截然相反。他说的相当干脆:“我儿子还没到娶媳妇地的年龄,但是咱们村子这就要架电了,所以把这个钱拿出来架电不是刚刚好的吗?”

    听他这话里的意思,他这是真的把大里庄当成自己的家了。

    “可是……”袁忠觉得还不是那么个事儿,但是话说出来两个字,就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还是村民提出“质疑”,打趣他们:“你们咋这么奇怪呢,说是咱们大家一起自愿的出钱架电吧,不出也不是那个事儿,我现在出了,你们怎么还不要呢?”

    “不是这个理儿,主要是谁家里不穷啊,都揭不开锅了,咋还能交上来这么多钱呢,这钱我们不能收啊……”袁忠是一心想让村子变个样,但是他的心还是太直太软,又舍不得老百姓更吃苦。

    见袁忠犹豫,那位村民又解释了:“其实,在我们大家伙儿得知大里庄要架电的时候,俺们就都凑在一起讨论了。”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的小步子走到前面了。说到这里,他一转身,大体的看向站在村民们,就看见村民们一个个的像是应答他一般的点了点头。

    “从俺们一块商量时,再到现在,大家没有一个不乐意的,一听说让咱们的村子好,大家就是不吃不喝也想帮上忙。所以袁书记啊,你们自己拿自己的钱倒是很痛快,怎么到我们老百姓这边,就不同意这件事儿了?这时候你得换位思考,你满满的想帮忙的心,俺们就没有这个迫切的想法吗?要是就是不让你放进去这么多钱,你说说你心里舒坦吗?”

    肯定不舒坦。当一些事儿看不明白,无法进行权衡的时候,就得看看主人公的心里是觉得有多值得的。

    就像是这位村民给了这么多钱,袁忠他们就只是看见他一时冲动,想着怎么能直接给出这么多呢?但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村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在村民看来,建设村子就是重中之重,那是他的心甘情愿。

    一开始大家沉默,其实都是在计算自己还能出多少钱放到筐子里,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意思了,更不可能是不想出钱。

    是江一勇想多了,是他没有想到大里庄的村民们竟然是如此的无私。

    这位村民把钱给交出去,对于大家伙儿来说,真正的往筐子里放钱这事儿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让干部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竟然有这么多村民拿出来家底,单纯的就为了一句:“袁书记,俺就是想让村子里有亮光。”

    周奶奶是村子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有的时候她为了省钱,一天两天的不吃饭,那身板往哪里一站,就好像一阵风儿就能被刮跑似的,瘦弱的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