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重要的一点,时家那丫头请了婆婆去帮佣,那家中就有工钱进账。 两位老的赚再多的钱,也只有一个儿子,到时还不都是留给他们的。 这算盘曾婆子的儿媳妇算的啪啪直响,只是想到自己的肚子,不免有些发愁。 要是能怀上一儿半女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时姜回到家,把一些东西整理好,发现家中好多东西都不见了,想必是都被李氏拿到了杨家去了。 只得又写了一些明天需要置办的物件,这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郑婆子就过来了。 时姜刚刚起来,先让她把昨天自己没弄完的地方卫生先搞起来。 自己洗漱完后,就先让郑婆子带着自己去了一趟菜场,然后又把昨天记下来的东西一样样买回来。 看着双手满满的物件,还有那些等着店铺送来的东西,郑婆子看的心直抽抽。 这一天下来,花了多少钱呀? 时姜这一趟出门,除了买家中必须的物品外,也有考虑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让自己不坐吃山空。 这三百两看着多,可是只出不进的话,总归不是个事情。 第二天她就不用郑婆子陪着,自己出去逛了几圈。 这么过了三日,时姜发现了一件事,现在的素油居然只有芝麻油、大麻子油和苏籽油,居然没有大豆油?也没有豆制品做的食材! 现在对大豆的做法,就是跟稻米一起蒸煮,出来的味道并不好,可是饱肚子。 第一次吃到郑婆子做的豆饭时,时姜是硬着头皮咽下去的,咽下去后简直一言难尽。 毕竟在上一次的年代里,虽说也经历过难过的几年。 可那时候的大米,也是比现在的稻米要精细许多。 而现在平常人家中所煮的稻米,跟之前她在酒楼里吃的完全是天差地别,酒楼的米饭要精细许多,怪不得一餐饭下来,银钱不少。 家中所煮的稻米,在她看来更象是现代人所说的粗粮糙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