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又扯出一颗大心脏-《春风1991》
第(1/3)页
“年叔,动力定位装置是第四代海上钻井平台的关键设备,现在全套技术资料有了,济柴动力厂要马上成立攻关小组,尽快攻克生产难题。”
姚远说。
詹成贵道,“年叔,我近期都会在济柴动力厂,有任何需要春风科学院支持的,您尽管开口,我带来的人也会留下来一部分,协助济柴动力进行攻关,争取早日实现生产。”
“第四代海上钻井平台是不是也要开建了?”年海红浑身是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姚远说,“是的,哈里伯顿的技术人员会指导我们完成第一艘四代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他们也有技术人员常驻济柴动力。不过,外国人信不过,他们不会全心全意指导的,所以还是得靠自己。”
合同里的条款是写明了这些内容,但是约束力实在是有限。
作为过来人,年海红深知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凝重点头,“当年引进美国人的lm2500燃气轮机的时候,美国人也是藏着捏着,甚至有些技术数据故意报个错误的过来,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能吃透动力定位技术,我们这些人就真的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年海红参加过lm2500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工作,当年买了四台回来,两台装舰,两台用于研究,后续还有采购计划的,奈何国际形势变化,美国人不卖了,之前承诺的技术指导自然也中断了。
华夏失去了一次学习全球领先燃气轮机技术的机会。
正在建造的第二条驱逐舰计划同样适用lm2500作为动力系统的,结果也夭折了,只能使用性能略逊一筹的乌克兰gt25000燃气轮机。
乌克兰的gt25000的技术现在就躺在春风科学院的档案库里,两台成品正在被船舶动力研究所研究。
姚远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问道,“年叔,如果把当年参与lm2500国产化工作的人召集起来,可以恢复这个项目吗?”
年海红一愣,皱眉道,“小姚,lm2500可不是小发动机,那是4台就能驱动8000吨舰艇跑出30节航速的大型燃气轮机。”
他以为姚远不了解lm2500。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