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里面所散发出来的劲气,化成了一条条金龙,游弋在正气长城之内。 但凡有敢跨越正气长城的黑雾,皆会被金龙所斩灭。 不过这正气长城,终究还是耸立了太久、太久了。 加上这黑雾极其狡猾,所以难免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定国侯站在望楼往上看,正看到一团黑雾,在无数团小黑雾的掩护下,越过了正气长城。 定国侯随手一吸,一颗白子落在了它的手中。 接着定国侯屈指一弹,白子飞出,轰在了黑雾当中。 顿时黑雾崩碎,最终消散无形。 在定国侯完成这一切之后,一个浑身染血,面容冷酷的儒生,来到了望楼之上。 “牧之,你来看看这盘棋我下的如何?”定国侯对上来的儒生问道。 儒生看了一眼棋盘上纵横交错的棋子说道:“侯爷这次下的不错,第二十五手的时候才确定败局。” 定国侯指了指棋盘上的白子,道:“我执白子。” 儒生点点头说道:“侯爷,我说的就是白子。” 定国侯听了儒生的话,额头上的青筋轻轻跳了一下:“我就说那个脑后长了反骨的屠夫,怎么可能会懂棋。” 说完定国侯坦诚说道:“实际上黑子是我下的。” 儒生点点头:“我说的也是,侯爷怎么可能赢。” 定国侯看了一眼儒生,脸上完全看不出是怒是喜。 没再提下棋的事情,定国侯说道: “有人动用了金卷。 跟武昭和皇室有关,你先看看。 然后你代表我回去,给武昭送份礼物,贺她成为储君。 顺便你回去再看看那个宁辰,这次的事情,他也参与其中。 毕竟你跟他的经历,还是有些相似的。” 定国侯一边说,一边将金卷,递给了儒生。 儒生快速的扫了一遍,一边看一边皱眉。 “我与那个宁辰不同,我是先修儒,而后才弃儒修武。 他是先修武,而后修儒。 从本质上我依然是一个儒生,他依然是一个武夫。” 定国侯点点头:“你这样说也不错。” 话锋一转定国侯道:“武夫归武夫,不过他那一首《出塞》倒是真的不错。 愿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蛮马度阴山。 听着就很提士气。 据说那李小个子,凭借此诗在战时,可提升一品的实力。 以五品爆发四品战力。 不亏是圣人级别的诗词,竟然能爆发出此等威力。” 儒圣看了定国侯说道:“诗词之道源于灵感,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说明什么。” 定国侯点点头:“你这么说倒是也对。不过据我所知,他前两天在文山书海当中。 凭借一手圣人级别的启蒙文,一步过七关。” 儒生听了定国侯的话,脸色已然大变。 话锋一转,定国侯继续说道:“ 不过此子太狂妄了。 他在第七关,当着云山书院和儒圣雕塑。 写下了‘抑儒家,兴百家’的立命词。” 儒生听到定国侯的话,脸色稍好附和说道:“他的想法不错。 不过他太年轻了。 当真是有些可惜了此子的才华。” 定国侯微微一笑道:“你也觉得可惜。 那你跟儒圣的想法一样。 儒圣也觉得可惜,所以儒圣雕像开口。 说了一个‘善’字。 他现在已经算是百家的开路者了。 孔祭酒现在正全力支持他,兴百家。 你这次回去,正好可以跟他探讨一下,你要走的兵家之路,相信你应该受益匪浅的。” 这次换成儒生脸上青筋暴跳了。 他感觉他被定国侯给耍了。 “这些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儒生对定国侯问道。 定国侯道:“我以为你虽然弃儒修武,对儒道还有所感知呢。 看来现在你们是彻底划清界限了。” 说完之后定国侯又补充道:“算算时间的话,应当就是正气长城暴动的那一天。 那一天动静那么大,我以为你已经知晓了。” 儒生看着定国侯,一脸的煞气:“当日我问过你,为何正气长城会暴动,你说你也不知。” 定国侯说道:“我当时的确不知,后来我收到了情报就知道了。” “那第二天我还问过你的。”儒生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 定国侯说道:”是吗,我以为你当时要考我呢。所以就没说。” 儒生感觉定国侯,做的这些,就都是为了等着他自己上套呢。 儒生深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金卷副本说道:“你知道为何这些年,你一直在等,但是都没有人使用金卷吗?” “孙甲写的还不明白吗?是因为他不敢妄用,这用袍泽之血换来的金卷。”定国侯答道。 儒生点点头:“我承认会有如同孙甲这样的人。 但你觉得你发出去的几千份金卷的主人,都能如同孙甲一样品格高尚吗?” “那你说为何?”定国侯反问道。 儒生淡然一笑:“你猜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压根就不识字,不会写字呢。” 儒生的话这一次并没有刺痛到定国侯。 定国侯悠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你太小看赤焰军了。 正好这次回去,你可以好好去看看他们。 看过他们,我想会与你要走的道,大有裨益的。” 儒生没想到,这次竟然没伤害到定国侯。 不过儒生却也并不完全相信,定国侯说的话。 就在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功夫,盔甲大汉,已经重新回到了其望楼。 “大帅,这次赤焰军老兵的事情,是我回去处理吗?”盔甲大汉兴匆匆的问道。 定国侯摇摇头:“这次让牧之回去。” 定国侯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之后,对儒生说道: “这次你回去,要大张旗鼓一些。 对那些以护国老兵为筹码的宗室,当杀则杀。 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如何争都好。 但决不可触犯底线。 否则就算是宗室,也不是不能死。” 儒生倒是没料到,定国侯对这件事情,看的如此严重。 竟然直接准备对皇亲国戚动刀了。 儒生看了一眼盔甲大汉,对定国侯问道:“侯爷,这件事情,我们需要跟靖王知会一声吗?” 定国侯又饮了一口茶:“不需要特意知会,等下自会有人告诉靖王。 我想靖王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他会知道何为底线的。” 盔甲大汉看着儒生一直看着自己,怒声说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我都说过一万次了,我不是靖王的卧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