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蒙恬回道:“大明的第一批联络官已经达到了大坂,臣让大明的人待在那边,未允其通往江户。 按大明皇帝的意思,大明欲与大秦结盟为兄弟邦国。 大明皇帝有意未来联手对付后金,以及草原蛮夷,暂时可能对海岛没有兴趣!” 大明朝虽然早在朱棣时代就几下南洋,宝船横行天下诸海。 但那是展现武力,跟搜寻建文帝而举行的非军事行动。 并不在于兼并土地,攻伐蛮夷。 更不是为了日后通商,繁荣贸易而为。 到了大明中后期,更是禁海不绝。 对海岛了无兴趣。 甚至连知道海外诸岛的人都没有几个,实在是一种悲哀。 现在也一样,眼界还是狭隘局限于大明腹地的大陆上。 “合作可以,我大秦不少地方也需要向大明学习。”始皇指示道: “尤其是工匠还有人口这一块我大秦是有极大缺口的,让明使回去问问大明皇帝,准允大明人口流动,准允我大秦招收大明工匠吗?” “若是不允,那我们双方各自分攻后金,合作仅限于经济贸易,其它的休谈!” 明朝的茶叶、瓷器、丝绸布匹、各种食物香料等等,对大秦来说还是有着致命诱惑力的。 不光可以在大秦进行交易,转手贩运到大秦时空的其它蛮夷之地,更是千金难求之美物。 大秦的商部光是靠着这一手,也必然可以赚取出足够各军开支的军费。 所以始皇不会禁止大明与大秦的货物贸易。 大明的东西进入大秦,势必也会大大改善大秦百所有人的生活品质。 大秦还是太苦了,生活还是太简朴了。 吃的穿的住的都还是简单。 “是陛下,臣回去后,一定重点向大明提出这些条款!”蒙恬回了一声,然后道: “陛下,大明若递交国书,使团如何安置?” 两国邦交,使团肯定是要去对方国都的。 主使官肯定要面见皇帝。 让他们来大秦吗? “到江户城吧,改江户为东都,作为我大秦的在大明的陪都。 兴建一座宫殿,传事处置大明,若明使到来,朕会去东都接见他们。”始皇接着又道:“日后,我大秦的重要官员还需要去大明微服私访,学习后世先进的成分,借鉴大明优良的东西,探访大明的风土人情,做到了解相知。” 当然,这是始皇想去大明的腹地微服私访,借着让百官去探查的理由给自己开方便之门,作个由头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