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章柏姐姐的竹屋-《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第(2/3)页
小丫头整个脸都鼓起来了,满满的“你们不听我的话,我不开心”的表情。
还是顾恪解释到:“你和柏姐住的屋子修好一点,我绝无异议。但这间竹屋只是临时过渡之用,不会住太久,正式的我们再好好弄。”
“有了这次经验,我们准备好材料,再盖个新的,全都按照你说的来,怎么样?”
小满听了,闷气尽去,重新活跃起来。
统一了意见,三人立刻动手。
顾恪将竹竿上的竹枝竹叶全部剔干净,小满和柏素清一起,用铁线藤把竹竿竖着并列,捆绑在上下两根横向的竹竿上。
粗大的尾部平齐,上面的头部暂且不管。
绑好后将不整齐的竹竿头部修齐整,得到六块两丈宽的竹墙。
其中长方形的一面是竹屋的后墙,更小接近方形的两块作为前墙,中间留出两米宽的大门。
顶部多出一块三角形,如同塔尖的两块是左右墙。
将它们竖起围拢,在转角边沿处的四根粗竹竿上绑牢,竹屋的墙体就完成了。
再选砍下来的最长竹竿头扎成排,将灰茅草一把把错开,往尖梢往更粗的下方叠压,并用铁线藤固定在竹竿上。
在左右竹墙的两个塔尖之间架起一根竹竿,作为竹屋的正脊。
两块层叠满茅草的竹排高高斜起超过六十度,搭在正脊与前后墙上,捆绑固定。
柏素清跃上屋顶,在两面屋顶合拢的正脊处缝隙上,又补铺上一条灰茅草,竹屋主体就算完成了。
此刻它依然四面漏风,所以三人还得在外部墙面捆扎灰茅草。
不过墙面只是遮风,不像屋顶还需要挡雨,用不着那么细致。
大把灰茅草用铁线藤挫的线串起来,做成类似那种条状门帘,绕着外墙挂双层,上下各一圈,下圈压住上圈茅草帘尾部,完全遮住了竹竿间的大量细缝,基本不会漏风。
顾恪用小柴刀在左右前墙上切出两个窗口,将切出来的竹筒扎好,吊在窗口上。
只要用小竹竿撑起下沿,便是两个极简版的支摘窗。
加上宽敞的大门,临时竹屋里的光照和通风都不会差,就是比小茅屋冷很多,这个就是小烘炉的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