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我知道。”摄影师抢着回答:“我来之前看过亚马逊热带雨林传说,里面就有关于幽灵树的故事……” 就在大家等着摄影师讲故事时,就听到科尔博士的儿子突然失控起来。 “天啊,这不可能!” 摄影师将镜头转向科尔博士儿子,就见他慢慢走向其中一棵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科尔博士儿子的目光,锁定在其中一只玩具上面。 那个玩具不是玩具娃娃,而是只玩具毛绒小熊。毛绒小熊上身上还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 “那是我的玩具熊马贝雷。” “怎么会在这里?” 主持人却是高兴起来,心里想着节目有救了!这样的怪事,不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吗?(《河流》里的角色设定。在戏里要有这样的表情把想法表露出来给观众看,让观众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主持人。这个主持人的宗旨,一切为了节目效果。找不找得到科尔博士,根本不重要。) “是科尔博士,一定是他来过这里,我们的方向对了!” “肯定是他把玩具熊挂在这里的!” 主持人的分析,也符合了观众们的想法。很多观众嘴角露出笑容,看,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我父亲一定在附近,我们赶紧去找!”科尔博士儿子着急叫起来。 吴龙摇头阻止: “不行。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要赶在天黑前扎营过夜。没有人会在丛林里夜行,在夜里我们什么都看不清,不知有多少陷阱和危险在我们周围,随时能要我们的命!” “根据我来之前打听,就算是本地人,也不会在夜里进入雨林!” 科尔博士儿子说道:“我们就在这里过夜。” 主持人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太好了。这样录下来,收视率才会上升。 “对,我们就在这里过夜,不用去其他地方。” 摄影师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和氛围。 “等等,你们说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在一堆玩具娃娃里过夜?” 主持人教训摄影师。 “怎么?怕了。应聘之时,你可是说自己很勇敢,什么都敢的。” 摄影师为自己辩解。 “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 吴龙也不赞同在这样的地方扎营。 “没必要在这种不舒服的地方扎营过夜。不好的场地极易给人的潜意识形成暗示,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去别的地方扎营过夜。” 科尔博士儿子摇头。 “不,就在这里。我父亲来过这里,在这里我也许能感受到父亲的怀念。” 主持人说道: “现在再去找地方扎营,万一找不到好的地方呢。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们要赶紧扎营才对。” 吴龙顿时严肃起来。 “不!我说过,除非我有决定权,大家都听我的,否则我不会来参与本次搜寻行动。合同也是这么签的。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做,那好,你们留下来,我回去。后面的节目我不拍了,我的工作也至此结束。” 原版就是留在幽灵树下过夜。这种强行降智引发的故事,往往导致电视或小说的扑街。 都什么年代了,还拍这种不合常理的桥段。 试问,现实中,谁会在这种挂满玩具娃娃的树下过夜。周围全是眼睛注视着你,就算不感到恐惧,也会感到不适,根本睡不着,更影响注意力。 观众们看到这里,纷纷为吴龙叫好。 不作死就不会死,是恐怕片最经典的桥段。明知有危险,偏向危险行。 可是,这种为了引发故事,故意这样拍。现实中,谁会在这样做? 观众看过太多的电视电影,这种老桥段已经跟不上观众们的智商。 原版这样拍,不扑街天理难容。 主持人还想争辩,吴龙直接一句: “你不走,我走!我不和你废话,也没时间和你啰嗦。你不走,这个节目你自己做。你们先违反合同,酬金如数付给我,否则我起诉告你们!” 在吴龙的坚持下,大家跟着吴龙离开幽灵树,寻找其他地方扎营过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