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龙象般若功-《射雕之长戟当空》


    第(1/3)页

    有宋以来,吐蕃密教也曾有奇才涌现。

    其中首屈一指的则是百余年前吐蕃国师鸠摩智,这位国师因在大轮寺出家,故而又被称为“大轮明王”。

    而这位吐蕃国师天资聪敏,过目不忘,痴迷于武学,与金轮法王有所不同,这位吐蕃国师无论功力见识均已臻于极高境界,且具有大智慧,精通佛法,经常开坛说法,可谓是吐蕃数百年来无论才智天资最为出众一人。

    至于金轮法王,他虽然也是个不出世的武学奇才,可无论心性还是眼界都大为不如那位“大轮明王”。

    不过今日既然这位金轮法王已经登门求教了,吕义自然不能闭而不战!

    “既然今日法王此次前来是为登门求教,还请暂且移步演武场,那里地方宽敞正适合你我二人交手!”

    看着一旁的金轮法王,吕义这时候则提议道。

    此处是襄阳城门,人来人往,自然不合适二人交手。

    “好!”

    金轮法王这时候也留意到周边已经有汇聚过来的人群,自恃宗师风范的他,也不愿在这城门口当做供行人解乏取乐的江湖卖艺把式。

    一旁的灵智上人心中虽有忧虑,可看向已经走在前方的金轮法王,片刻后还是跟了上去。

    金轮法王在吐蕃内横行无阻,着实是有压万夫之勇,生平出手,绝无有抵挡他三招之人。

    如今来了中原,平生从未受挫的他,自然无所畏惧。

    吕义邀请,他也不考虑什么阴谋诡计,这便是对自己武功极为自信。

    不多时功夫,一行人已经行至演武台。

    黄蓉三人与达尔巴一行人各自占据演武台一角,而吕义与金轮法王二人早已登上了演武台。

    “说起来我也对贵派的护教神功可是久仰已久了,只可惜当初与令徒交手时仍未让我尽兴,还望法王今日能让我不失所望!”

    看向正对面的身穿黄袍的金轮法王,吕义接下来所说出的一番话却是让其神色大变。

    “狂妄!”

    听闻吕义言语,金轮法王脸色自然难看。

    不过他心中虽怒,可心中仍是未曾小瞧面前的吕义,只见他一整袍袖,金银铜铁铅五轮一齐拿在手中。

    “五轮大转!”

    演武台旁的灵智上人眼见金轮法王居然祭出了拿手兵刃,则是心中一惊。

    要知道这位法王能够得此名号,则是因早年与人交手善使金、银、铜、铁、铅五轮作为自己的兵器,因此得到”五轮法王“、”金轮法王“等称号。

    这五轮大转在金轮法王手中可是如虎添翼,寻常人等无论手持何等兵刃,都决计挡不住五轮齐出。

    只是自金轮法王独霸吐蕃后,已经甚少有人值得他出手了,然而没想到法王如今刚至中原,就祭出了自己的拿手兵刃。

    因此,灵智上人这才神色一变。

    其实这便是他有所不知了,金轮法王平生两大自傲之事,一是重振密教分支金刚门的声威,以区区旁系身份却能跻身为密宗法王,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其二则是收了一位日后足以光大门楣的弟子,他本就是一位不出世的武学奇才,可他所收的这位大弟子资质却是更胜他一筹!

    他这位大弟子习武时间不过十载寒暑,却能将密教中最难以修炼的“龙象般若功”练至第七层之境。

    而金轮法王身为其师,如今也不过是将其练至第八层之境,都算得上难得的习武奇才了。

    “龙象般若功”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数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拥有“十三龙”,“十三象”之力。

    自这门神功传下以来,除去金轮法王师徒外,也唯有北宋年间,藏边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猛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

    如今的金轮法王年纪不过是四旬出头,其资质更胜那位北宋年间高僧一筹,假以时日必能将其突破九层之境。

    不过以金轮法王之资,即便他日寿终就寝恐怕也难以窥探这“龙象般若功”最高境界,故而便将希望全然寄托在自己那位大徒弟身上。

    如若是他,或许假以时日真能窥探这“龙象般若功”最终之秘!

    可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这位大弟子前往中原游历时,却是忽然传来了噩耗!

    以他这位大弟子的武功,在吐蕃可谓是无人能敌,没想到却在中原遭遇不测!

    金轮法王虽然自傲,可却最为清楚自家徒儿的修为,连他都败在眼前看似年轻的明教教主之手,他心中焉能轻视,于是这一出手,便使出压箱底的招数。

    一旁的黄蓉眼见这金轮法王兵刃独特,心中也是不由为吕义担忧起来,她虽然习得了昔年独孤求败纵横天下的无敌剑法,可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她本就对于习武有些倦怠。

    这些日子以来为义哥哥处理明教事务,又将她大半时间占据,于是这武功反而比起数月前有所减退。

    这金轮法王眼中暗含神光,头顶脑门向下凹陷,分明是修炼极为高明的密教武功。

    以她如今武功想要插手,恐怕反而会帮了倒忙!

    想及此处,黄蓉心中略显焦急,时不时看向了身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