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议事堂内,齐平的声音打破寂静。 众锦衣刷地看向他,因发愁,脸更黑了的余庆眸光灼灼: “你发现了什么?” 齐平抬手,示意不要反应太大,他将两份履历摊在坐上,道: “这上面写,陈年与王显,年轻时,都有在西北军任职的经历。” 就这?锦衣们面面相觑。 那名大嗓门校尉撇嘴: “这不算啥特殊吧,先帝在位时,西北战役结束后的很长时间里,边军与草原蛮子都有摩擦。 且西部州府,山匪横行,再加上战后重建……很缺人手,朝廷不少官员都前往过那边。” 在他们看来,这并不值得注意。 齐平表情不变,继续说道: “纵使如此,可两人从军中,调回京都的时间点却惊人的巧合,都在十五年前。” “按履历记载,陈年回京都后不久,便坐上了上元知县的位子。 王显原本并非勋贵,也是在十五年前,调回京城后,才封赏的子爵。” 众人一怔。 眼神变化,嗅出异常味道来。 齐平眯着眼睛,说道: “我来京都尚短,对官场之事,知晓不多,但也听闻,封爵乃大事,帝国最近一批,大量封爵,还是在西北战役,封赏功臣,可那是在三十年前。 王显为何会封爵? 这履历上,只写了立大功,但未写明,是什么功劳。 陈年的升迁,也是一笔带过,并未详写,我觉得,这里是个疑点。” 是的,这里很有意思。 十五年前……战争已结束许久,两人立了什么功,才能得此封赏? 要知道,这两人并非京都人,不是说,京都派过去镀金、短暂任期后自然调回的官员,而是真正的升迁。 王显不用说,直接封爵,跻身贵族序列。 上元知县……虽都说,是个倒霉差事,但也是调侃居多,与西北军中小官相比,一步踏入帝国核心,没有大功,是不可能轮到陈年的。 可这块,文字记录却很简略。 恰好,时间点又惊人的相似,两名死者的人生,在这里发生了交汇。 众锦衣眼神亮了,也都抖擞起来,却给不出答案。 “其他文书呢,有无记载?”一名校尉问吏员。 后者摇头,表示没有。 余庆沉默了下,似在回忆,突然开口:“我记起一件事。” “什么?” 见众人看来,余庆有些不确定,说道: “我只有些印象,此前,是我奉命将王显抓进诏狱的,恩,就在齐平你来衙门的那天。 当时,他反复强调子爵身份,莫千户与我闲聊,曾提起,王显的爵位与当年的林国忠案有关。” “林国忠?昔年那位左都御史?”有校尉失声道。 余庆点头。 但更多人,还是一头雾水。 镇抚校尉普遍年轻,十几年的事,像裴少卿这种,完全没半点记忆。 见齐平茫然,余庆解释道: “林国忠……乃是先帝在位时,都察院左都御史。 权力最大时,只差一步,便可踏入内阁,后来……却因涉嫌通敌叛国,被先帝处死。 那王显……似是在此案中立下大功,方得了爵位。不过,再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 嘶……这咋还越扯越大,案子套案子,坑越来越深了呢……齐平暗暗吸气,又问了两句,大家都不知晓内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