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观众没明白,郭德刚和于慊也没明白。 于是不约而同的,全场一片寂静,目光集中在胡炎身上。 他半点不慌,抄起桌上的折扇,比划成勺子。 同时,体内开始运气,自丹田出,略胸腔,直至头腔,再分流回鼻腔。 瞬间,头、鼻双腔共鸣形成。 再左手托掌,比划成小方纸,一切准备就绪,胡炎张嘴便唱: “小小的纸儿啊,四四方方,东汉蔡伦造纸张。” 口吐莲花春雷响,平地无风起三丈。 他这一亮嗓,顿时让全场变得更加寂静,甚至好似大家都呼吸都不自觉的屏住了。 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嗓子也太亮了吧? 大家追捧郭德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的嗓子亮。 而如今这个年轻人的嗓子,绝对不比郭德刚差。 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嘴上说不会唱戏,但一开腔,便带着浓郁的高音、鼻音、拖音、小颤音。 就这一句,便让人听出来,胡炎竟然在用戏腔唱小曲儿。 这种演唱方式,可太新鲜了,而且别有一番韵味。 好听,有意思! 到了此刻,他们哪里还不知道,前头被胡炎给忽悠了。 果然,相声演员的嘴,骗人的鬼,没一个信得过的! 同样脸现惊喜的,还有郭德刚和于慊。 因为他俩,甚至整个班子的人,都是第一次听小师叔真正亮嗓开腔。 俩人不自觉的对视一眼,好似都在问:小师叔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能耐? 尤其是郭德刚,他自己便学过戏。 此刻一听,便知道小师叔在戏曲一道,指怕也下过苦功夫的。 不然,很难做到这种举重若轻,随意拿捏的地步。 看来,小师叔这十年江湖路,确实是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至此,“换腔”已经有了着落,那“添词”又是个什么意思? 全场惊归惊,但始终没有发出响动,反而精神变得更加集中,也更加期待了。 胡炎进入状态,早顾不得别人,嘴上的活儿可没停。 “尧舜和禹开帝业,三皇治世立祖疆。 皇帝驾前龙书案,圣旨一道定安邦。 纸儿虽小用处大,各行各业用纸张。 南方用它包绸缎,北方用它包裹糖。 百货商店来包货,医生用它开处方。 记者用它写稿件,作家用它写文章。 纸儿落到我的手,大材小用来包十三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