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我们要看-《全科医师》


    第(2/3)页

    不但是病人哈哈大笑起来。

    郝教授笑得弯了腰。

    梁教授也忍不住“噗!”笑出声来。

    而学术厅里,几百人笑得房子都要塌了。

    只有以布朗为代表的几十个外国人,茫然地看着大家,不知道人家在笑什么。

    今后,一定要学中文。

    好几个外国友人暗暗下决心。

    他们不是为了听刘牧樵说段子,而是认为,神经科的科技前沿,已经移到这边来了。

    有一个人,笑完之后,苦笑着摇头。

    彭千龙。

    他在自言自语,“我已经尽力了,这不能怪我,我不服!”

    他接到通知,停发半年的薪酬,理由就是没有阻止刘牧樵冒头。

    “刘牧樵先生,请回到学术厅,很多专家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主持人通过麦克风通知他。

    确实,400人的学术厅里,大家没有一个人离场,他们等待刘牧樵来答疑。

    在学术会议上,答疑这个环节最是令人心潮澎湃的。

    讲座,都是准备好了的。

    而答疑,则是考验一个学者真实水平的时候。

    很多时候,一些边缘的问题可以把大教授问得尴尬不已。

    对于不知道的问题,有的学者喜欢努力寻找答案,回答得牵强附会,但是,倒是一些大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他们会很干脆地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

    这才是大学者。

    没有任何一个人全懂。

    其实把不懂的直接了断告诉提问者,“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一点也不影响声誉。

    刘牧樵马上就要作为专家回答各位的提问。

    他不担心。

    在他的脑子里,神经科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大师级水平,这里的400人,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应该没有几个,或者就根本没有。

    大师级,相当于院士一级,或者略次于院士一级。

    院士也有水平高的和低的。

    有的院士是宗师级水平,而大部分院士则是大师级,当然,也可能还有少数专家级的人混在里面。

    放眼望去,400人,上60岁的人极少极少,即便是50多岁的,也只有30、40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