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突厥内乱-《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1/3)页

    三国时期,曹操一旨矫诏,才有了十八路诸侯讨董。

    那些诸侯能不知道董卓干的事情?

    但是他们没有出兵的理由,董卓做的事情,他们知道,但是普通百姓不知道。

    如果他们无故起兵,就成了反贼了。

    而所谓的矫诏,也是编出来的,根本不存在。

    那些诸侯却默认了矫诏的存在,反正普通百姓也看不到。

    官渡之战时,陈琳写的檄文被曹操称之为可抵十万雄兵,可见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又多么重要。

    汉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骨子里都讨厌战争的。

    一旦打仗,对百姓各方面都有影响,没有正当理由,就会失去民心。

    民心这个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东汉认真算起来,可以说从董卓废帝就可以算是灭亡了。

    但是以为西汉和东汉加一起存在了将近四百年,那些百姓对朝还是非常拥护的。

    所谓的气数未尽,其实就是还没有完全失去民心。

    所以民心对于朝廷,对于李世民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李世民有些担忧的说道:“房卿的计谋很不错,只不过如果阿史那社尔起了异心怎么办?”

    扪心自问,如果他是阿史那社尔,有机会掌握西突厥,他也不会选择投降。

    凭阿史那社尔现在的实力,肯定需要大唐的支持。

    李世民担心养虎为患,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

    对于阿史那社尔,李世民不敢小觑。

    如果当年阿史那社尔不是一心想报复薛延陀,现在西突厥怕是都没有泥熟什么事了。

    “陛下,阿史那社尔是泾阳县侯招降的,不如让他去牵制阿史那社尔?”长孙无忌提议道。

    林轩越来越被李世民看重,让长孙无忌有种危机感。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长孙无忌自信,只要李世民在,林轩就不可能动摇自己的位置。

    但是李世民要是不在了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