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因为我是秦吏,悖论!-《秦草》


    第(1/3)页

    乐与喜算是老相识了,他也听说喜感染疫疾的事。县丞其实就相当于是预备县令,如果当值县令有什么事,都会由县丞直接接替。喜去谷口县的时候,铜印黑绶可都没带。

    泾阳距离谷口并不算远,毕竟都是京畿县。乐向内史腾禀明消息后,便严禁外人进出泾阳。来往商贾,都需要核验身份。只要去过谷口县的,那就一律不得入城。还好现在交通不便,这样的人并不多。

    他今早得知小泽乡的事,二话不说便开始调动各地牛马用以拉货。像硫磺石灰煤炭这些,他是真不知道卓草要用来干啥。但是,既然卓草需要便帮着去做便可。

    他和卓草算是头次见到,起初对卓草是颇有微词。就为了修个茅房,足足申请两万钱。虽说后续卓草又补了回去,但乐还是有些不太满意的。听说卓草自讨腰包收购物资驰援谷口,乐心里还是颇为钦佩的。

    现在谷口这状况,进去就是送死!

    瘟疫不消,谁都没法出来。

    此地是京畿,若蔓延至咸阳当如何?

    有医卜感染疫疾想逃出去,被当场射杀。

    当地乱成一锅粥,各种物资都紧缺的很。

    卓草也没过多招待,他已让卓彘带人先以牛车拉物资过去。牛车还是没法和马车比速度的,他先走半日也没事。

    “卓君,汝此次可是连老夫都给调动了。”

    “啊?”

    “卓君大肆收购葛麻,不知作何用?”

    “这瘟疫来的快,我估计是能通过呼吸传染。佩戴口衣的话,则能有效减少被传染的风险。以葛麻制成口衣,再通过严格消毒,兴许能先控制住染疾人数。至于后续治愈,只能去当地方才知晓。”

    这年头很多疫疾都没个名字。

    只要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那就叫瘟疫。

    卓草依稀记得当初上小学的时候遇到了非典,每次去学校都得量体温。后来干脆是全都放假,还发了腌制过的胡萝卜干。

    “口衣?”

    “就是这个。”

    卓草顺势取出块口罩,手把手教乐戴上去。

    戴好后,乐顿时微微蹙眉。

    “怎么有股酒味?”

    “算是隔绝病灶用的吧。”

    卓草记得伍式口罩是用的药棉,但究竟什么成分他是真的没去了解过。所以他就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尝试,有总比没有要好。

    “看来,卓君是有备而去。”

    “算是吧。”卓草笑了笑,继续道:“其实不光是我,还有上次的方士侯生,他们也会陪我一块去。”

    这票方士要想摆脱隶臣身份,便都跟随而去。卓草亲自许诺,等疫疾结束后,便给他们恢复身份。纵然只是庶籍,那也总比当隶臣来的强。没办法,他们是方士也是医师,不带他们也不现实。

    “他们的确是能帮不少忙。”乐顿了顿,继续蹙眉道:“吾听说便是太医令都束手无策,他们真的能解决吗?”

    卓草沉默了。

    据侯生所言,他曾在韩地经历过瘟疫。他的先师也曾研究过,却都是束手无策。包括他师兄在内,都没有把握说能治好。这次去谷口县,他就是去拼命的。若是他死了,只希望卓草帮他亲眷定居在泾阳。

    “卓君,物资都已备好。”

    “让牛车先走,我们随后跟上。”

    “好。”

    韩信旋即去忙着安排。

    “卓君此行凶险万分,老夫便不多言,只盼君早日平安归来。”

    “多谢乐君。”

    卓草这次算是把家底都快掏干了,还好没人坐地起价。其实也有商贾不愿配合的,在扶苏拿出印鉴后,他们是不得不遵从。

    亲娘咧!

    这是长公子扶苏?!

    当然,扶苏也让他们万万不能声张。

    若非如此,哪会都这么配合?

    真以为都是好人,没个发国难财的?

    只要利润够高,他们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

    ……

    章台宫。

    啪!

    秦始皇将竹简重重拍在台案。脸色铁青,如鹰隼般锐利的眸子透着股森然杀机。内史腾来报,说是当地有贾人私藏粮食,坐地起价的,已被他就地处刑。目前谷口县还算能自给自足,但感染人数还未控制,依旧在不断上涨。

    “谷口县县令,病逝。”

    “县丞,病逝。”

    “主吏掾,病逝。”

    ……

    蒙毅双目赤红,汇报着消息。谷口县级官吏感染疫疾而死的,足足有六人,这还没算当地黔首的。民死不隔户,三月无人行。突如其来的瘟疫,令谷口哀嚎一片。甚至还有诸多派遣过去的卫卒都受到感染,人数还在不断飙升。

    若继续下去,谷口县只怕会十室九空!

    “太医令夏无且,束手无策。”

    “临淄名医公乘阳庆骑快马,可还在路上。”

    “令沿途邮驿日夜兼程,护送公乘!”

    “唯!”

    秦始皇无力的坐了下来。

    当初他刚刚执政,各地天灾人祸不断。若非秦国底子厚,只怕是早早就垮了。为了活命,吕不韦提出以战养战的策略:夺他国之地,以富秦国!

    三年十月,岁大饥。

    四年,天下大疫!

    九年,四月寒冻有死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