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劫书北归-《汉灵昭烈》


    第(3/3)页

    这些典籍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制定规章制度和礼仪,更是他们自认得承大统的标志。

    而主持这项工作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一半汉人血统的七王子完颜杰律。在他眼里,这些经史子集才是这个王朝的根本,才是诸夏之地真正的不朽之道。

    话说,一日之后,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果然离了汴京,直趋河北而来。

    要不要截杀这支金军,群雄却有了不同意见。

    丰赫扬、贺连山等人以为,一旦袭击了这支金军无疑会打草惊蛇,让金人有了戒备,以后再想突袭北归的金人队伍就更难了。

    “这支金军明显是探路的,为的是试探我等的虚实。”贺连山道,“一旦遇袭,金人必然加强戒备,那救官家一事怕就更难了。”

    身为群雄之首,静虚不置可否。他也在犹豫,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

    对于贺连山之言,令虚也没发表意见,而是望向了亥言,“小师父,你意下如何?”

    亥言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一时无言,这才开口道:“贺掌门所言,这支先行金军是为探路而来,小僧以为确是如此。”

    “哦。”令虚稍觉意外,“小师父也不同意截杀此队金军?”

    “不。”亥言突然话锋一转,“小僧倒以为,这队金兵非截不可。”

    “这是为何?”贺连山急了。

    “这队金队此来为探虚实不假。”亥言道,“但说句得罪诸位的话,金人要探的并非各位,而是康王。”

    令虚微微颔首,却也没接话。

    “一旦这队金兵一路安然无恙,金人必以为康王怯战。”亥言接着道,“到时,汴京城的金国大军势必沿此路北归,十余万之众,我等岂有可趁之机?”

    “小师父的意思是?”静觉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诸位皆身在军中,想必也已知道,宗泽将军日前在开德府连战连捷之事吧?”

    众人皆点头。

    “若是宗帅在东,我等在西,于河北黄河一线皆有动作,那金人会如何?”亥言问道。

    “那金人势必要避开河北,取道河东北归。”令虚终于接话了。

    “道长所言极是。”亥言心里道,终于有明白人了。

    “你是说金人会避战?”静觉又问道。

    “倘若道长是金人主帅,你会如何?”亥言没有回答静觉的问题,反而转向令虚问道。

    令虚又捻了捻胡须,沉思了片刻才道:“若是贫道为帅,势必以可战之兵出击河北,以牵制宋军,而不战之兵则取道河东北归。”

    “何为可战之兵,又何为不战之兵?”静觉追问道。

    令虚望着亥言笑而不语,明显是等着这小和尚来回答。

    “金兵善战,自然是可战之兵。”亥言也不客气,“但北归的金军却已有不可战之兵了。”

    “此话怎讲?”

    “金兵来时如饿虎饥狼,但如今汴京城破,宋帝投降,金兵已是满载而归。”亥言道,“试问,一支金银锦帛在手,女色在怀的军队又怎会恋战呢?”

    “小师父的意思是,我等先袭杀这支探路的金兵,以虚假声势,再迫使金人分兵北归,到时再下手。”静觉道。

    “对。”亥言点了点头,“而且,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官家等人必在取道河东的这路金兵之中。”

    “既然如此,那就干吧!”丰赫扬道。

    “好了,生意又来了。”上官令则悠然地起身,出了营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