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院中士子的平均素质,也要隐隐胜出其他几家书院半筹。 李长青一人三首鸣世诗词固然了得,但他们书院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惊世之才。 惊叹虽然有,但还不至于让他们就此拜服。 “好一首将军令,好‘一个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 若我大胤男儿都有这样的觉悟,又何至于让那些靳狗胡奴肆虐中原,泱泱大胤却只能偏安天南,苟安于世?” “没错,跟胡虏谈仁义与对牛弹琴何异?血债就应血来偿!” “此等烈词,正当为我嵩阳学子之铭言!” 要说反应最激烈的,还得属嵩阳书院! 如果说别家还只是惊叹于李长青的才学, 嵩阳书院则从老师到学生都快要被他的诗词刺激得颅内高潮了, 尤其是那首将军令-男儿行,更是让他们感觉直接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嵩阳书院是四大书院中唯一亲身经历了延康之耻的一家。 当年靳军入寇给大胤带来痛彻心扉的延康之耻, 使得中原万里江山尽落胡尘, 嵩阳书院为保传承,也不得不离开位于中原腹地的祖廷, 南迁到这江南之地, 甚至为了保证书院上下成功迁徙,先后有数位大儒拼尽一腔浩然正气,血染黄尘。 等最后成功迁到南方时,整个书院就只剩下了一位大儒, 还身受重创命不久矣, 以至于原本实力甚至一度能够与白鹿书院一争高下的嵩阳书院,差点就此跌出四大书院之列。 毕竟一家连大儒都没有的书院,是担不起四大书院的名头和传承的。 幸好书院的一位夫子及时突破大儒,避免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后续又陆续邀请了两位有渊源的大儒前来讲学, 这才没有让四大书院就此变成三大书院。 但这份耻辱和仇恨却一直深深记在每一个嵩阳人的心里。 所以这些年来从嵩阳书院里出来的学子,几乎就没有一个不想北复中原,回归祖廷的。 也是四大书院中出产主战派最多的地方, 李长青的诗词简直再合他们的胃口没有了! 李长青闭门家中坐,浑然不知自己的几首鸣世诗词已经帮他在名动天下的四大书院中彻底打响了名号。 虽然不是四大书院出身,却让四大书院都为之侧目。 应天书院:“……” 我就这么被代表了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