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白贵看了一眼家里。 连院墙也没有的茅草屋,残缺不全的锅碗瓢盆…… “好好好!你能想通就好,额待会给媒婆回个话,让先准备着。” 白友德搓了搓手,一脸兴奋。 他自知见识是比不了白贵的,所以除了在婚姻大事上能稍微做一点主外,其他事情上,白贵比他更有主见,毕竟是读书人么,说书的不都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在县城的朱先生,那可是被乡民们奉为神仙人物的。哪家的鸡丢了、牛丢了,只需问一下朱先生,就能知道,啥时候来云雨,问一下朱先生,也能知道。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白贵一直认为这句话错了,应该换为“家富万事兴。” 贫贱夫妻百事哀,不管是婚姻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都可以统统归到经济问题。 只要家里有钱,门楣高了。 一向朴实忠厚的白友德肯定会“嫌贫爱富”,自认为王寡妇家的闺女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从而否决这件婚事。 钱是胸中胆。 同窗的富户子弟,就没有人催过订亲,就是因为有承受科举失败的底气,家里不愁说亲的媒人。 一两日后,趁着旬假的白贵借口和周元一起去村外踏青。 鹿氏兄弟和白氏兄弟因为家里的原因,也与白贵和周元形成一个圈子,这是学堂里学霸的圈子。因此一同应约踏青。 这时已经快到春日,虽然还没有到年关,但也渐渐开始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远处秦岭峰峦的雪景和近处的春景交融在一起,耳旁滋水向北倾泻的哗哗流水声,美极了。 有诗为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