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公公离开后,李承乾便将刺史府的匾额拆下,换成了“黔州大都督府”。 至于其他人的职位,全都不变,倒是诸葛亮,被李承乾任命为黔州刺史。 这下子,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管理黔州,地位仅次于李承乾这个大都督之下。 当然了,设立大都督府对李承乾有好处,但是百姓来说,却没什么区别。 他们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安静静的干活。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月中旬。 李承乾到黔州也有两个多月了。 这天,他正在书房处理政务的时候,诸葛亮却突然走进来,道:“大都督,黔州城外来了一队兵马,领头的将领他说认识你。” “兵马? 还认识我?” 李承乾眉头一皱。 诸葛亮点头,“他说他叫蔡信。” “哦!” 李承乾恍然大悟的点头,“当初我被贬到黔州的时候,是他一路护送我的,不过这家伙怎么回事,都两个多月了,才赶过来!” “既然大都督认识他,那亮这就去让人将他们请进来。” 诸葛亮道。 “等会儿!” 李承乾叫住他,“这些日子,书院的情况如何?” 诸葛亮连忙道:“回大都督,书院已经接近尾声,预计月底便可投入使用了,除了书院,还有炼钢厂和水泥厂,目前已经全部弄好了,随时都可以使用。” 李承乾脸色一喜,“那就好,接下来,就等煤矿那边将煤送过来。” “嗯…”诸葛亮点头,但随即又有些为难道:“不过大都督,我们张贴招募夫子也有些日子了,但现在却没一个人敢来。” 李承乾也叹了口气,“主要是黔州的读书人太少了,唉,之前那些富户去外面的几个州县开了冰淇淋店,我就让他们多宣传宣传,也不知有没有用。” “大都督,大都督!” 这时候,杨琛气喘吁吁的跑进来,“都督府门口来了个文人,说是慕名而来,想当书院夫子的。” “是吗?” 李承乾大喜,“快去将他请进来!” “喏!” 杨琛又急忙跑出去,随即便领进来一个穿着一个白色麻衣,大概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大都督,这位就是来应征书院夫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