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39章 皇兄风采依旧啊 目前大唐确实很缺粮。 大唐各地大旱,虽然谈不上旱灾,但也没多余的粮食了。 可是李世民出征在即,上一年从高昌国征收了数万斤棉花,再按照李承乾教的方法,工部加班加点,目前已经制作出了十万件棉衣。 还有游击之法,在李绩的训练下,六万多步兵对游击之法已经熟记于心。 可以说,目前大唐所做的一切,对高句丽充满了针对性。 高句丽多山路、地势复杂,于是就以游击之法应对,因为游击之法,正好适合打游击。 而天气寒冷问题,也被一件小小的棉衣给解决了。 李世民亲身试了一下,果然是穿在身上,暖在心里,有了棉衣。 这下高句丽是毫无优势,根本不可能挡住威武的唐军。 然而万事俱备,还欠一件事! 那就是粮食了! 近十万人行军,粮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李世民之前下令让馈运使开始征收粮食。 结果现在由于干旱,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军事上,粮草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在很多时候决定了战争胜败。 以前杨广征讨高句丽时,本来都打到了平襄,结果就是因为后勤粮草不足,所以只能撤兵。 现在粮草不够,可把李世民给愁坏了。 而李泰之所以知道这么多事,是因为李世民所任命的馈运使,就是太常卿兼魏王府事韦挺。 韦挺将这件事告诉了李泰,并且让他赶紧筹备粮食,给李世民一个惊喜。 对于目前的李世民来说,大唐什么都不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粮食,依旧是永恒的话题。 没有人会嫌粮食多,李世民在历代皇帝中,对农业重视是数一数二的。 推行均田,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还有每年在开春之时,都会让神棍李淳风开坛做法,嘀嘀咕咕着希望来年大丰收。 不过很可惜,祈福十几年,没有一次成功,大唐几乎年年都有灾荒。 以前靠着朝廷赈济,百姓们倒也没遭殃。 但是这次,李世民要出征,需要很多粮食,结果又正好碰上饥荒,这样的话,征讨就只能再次拖后。 然而张俭他们与高句丽已经僵持近一年,如果大唐主力还不去支援的话,那可能就会错过征讨的最佳时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