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哈哈哈!好大的红薯啊!” “我也挖出来一个!” “本官这个红薯才是最大的,你们的都不行!” 刨着刨着,就开始了比拼。 一个官员冲出来,一把揪住李易欢的嫉妒,红着眼睛,想要择人而噬。 “你为何不早点说!” “你为何不早日进献朝廷!” “会少死多少大唐百姓!” 房玄龄也在捶足顿胸。 老夫明明早就知道了红薯,却不信这神奇的产量。 堂堂朝廷中书省中书令,大唐的邢国公,竟然哭的像个孩子。 房玄龄走出来,掰开那个官员抓住揪住李易欢的手,让他松开。 同时,房玄龄呢眼泪也止不住的流,口中喃喃自语。 “万年县男,你知道吗?就在年初,大唐有一地百姓遭受洪水之灾,粮食绝收,当地的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房某……房某受皇命前去赈灾,当时……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 李易欢不由得动容。 他叹道:“房大人,没人比我更懂红薯意味着什么。” 是啊! 大明之亡,亡在天灾人祸居多。 当初,大明的红薯已经开始推广,却还没来得及享受红薯带来的成果,江山却崩塌了。 最后,陷入蛮夷之手。 红薯的好处,也尽被蛮夷所得。 辫子朝更是误我中华三百年! 不知怎的,房玄龄从李易欢的短短的几句话里,没有听到任何辩解,却听出了无限的哀痛。 他指着那个官员道:“李同出身贫寒,对于此物,未免激动了些,万年县男勿怪。” 李同歉然道:“李误会了万年县男,还请勿怪。” 李易欢笑道:“李大人,房大人,你们放心,我这个人最大度了。” 房玄龄:…… 皇子,你就不能有个正形? 就在此时。 大唐日报的官员惊呼连连。 原来,红薯被挖出来以后,已经在称重,估算亩产几何。 最后得出的产量,竟然高达四十石。 房玄龄双腿一软,差点没跪地上去。 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也是重要谋划人之一。 可是,如此产量骇人听闻的红薯,这辈子就敢想象。 此生,还能有缘一见。 幸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