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从小说家开始修仙》


    第(3/3)页

    众人只见他缓缓起身,说道:“你讲的这段故事,属实不咋滴,因为孟先生本人所写的杂文,可比你编造的故事强多了。”

    “孟先生还写过杂文呢?”

    “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孟先生好像是位小说家。”

    “小说家?”

    “...”

    听到众人的议论声,陈弼直言道:“这位孟先生,在方与县,可是一位小说大家!只可惜啊,他的杂文,并没有传进咱们金乡县。”

    “这位先生,我看你好像是城中仁良书铺的掌柜吧?”此时,有人看穿了陈弼的身份。

    他点了点头,“鄙人不才,正是仁良书铺掌柜。”

    “陈先生,您一位书铺掌柜,难道就不能想办法弄来孟先生所写的杂文吗?”

    “是啊,孟先生帮咱们金乡县铲除了贪官和奸商,咱们实在是想一观孟先生的大作啊!”

    “...”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想看孟川所写的杂文。

    原因无二,只因李佑才、王富贵、徐海容的事情结束之后,孟川的名气,已经火遍整个金乡县了。

    大家潜意识都认为,孟川是一位不畏强权的仁人志士,更是一位智谋超群的大先生,他写的杂文,大家自然都想看看。

    闻声,陈弼摇了摇头,“难啊,我只能过几日再去方与县瞧瞧,看看能否见到孟先生,若是此事由孟先生授意,就好办了。”

    ......

    兖州刺史府。

    苏羽正在大堂处理政务。

    听到谭坚返回的消息,立即起身相迎。

    二人见面之后,苏羽抚须笑道:“谭大人一路辛苦了,办成徐海容这件案子,你功不可没。”

    是时候抓紧物色一位金乡县令的出色人选了。

    闻声,谭坚不敢居功,连忙摇头道:“大人,其实这件事情,下官助力极少,全赖孟先生的智谋才得以将徐海容法办。”

    孟先生?

    苏羽皱皱眉头,“这才短短几日,你便称呼他为先生了?”

    谭坚直言道:“不瞒大人说,下官是极为佩服子渊的学识与智慧,所以才称呼他一声孟先生。如果不出下官所料,十年之后,子渊将成为咱们兖州府乃至整个山东道的小说大家。”

    “你对他的评价居然这么高?”苏羽有些出乎意料。

    “大人不也是极其看重他么?”谭坚言语落地,苏羽摇头一笑。

    前者没有察觉出丝毫异样,继续将有关徐海容事情的详细经过说出。

    后者惊叹道:“如你所言,这个孟川如此聪慧,且又有能力,是个好苗子,值得咱们州府尽心培养,乡试之时,可以适当给予点拨。”

    “下官正有此意,咱们这也算是变相的为朝廷举荐人才了吧?”

    “是极,如此优秀人才,自然不能将其流落民间,咱们做这一切,可不是为了私心,而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为了吕相制定的兴国之策。”

    随后,二人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