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初始阶段,由于积分公式复杂,且维持整个思维近似物理系统较为吃力,余华计算推演过程尤为吃力,能够获得的大脑计算资源很少,计算进度很慢。 五分钟过后,这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表面积、旋转面面积、转动惯性等等参数,静静悬浮于高速行进的脱穿炮弹旁边。 左侧是数学公式,中间是脱穿炮弹,右侧是计算结果。 “参数没错,继续推演,第一遍积分计算练习用了五分钟,太久了,必须降低到三十秒以内。”建立思维近似物理系统完成一次积分计算练习,余华二次检验计算结果,确认正确,默默思索。 正确。 整枚脱穿炮弹的各项物理量参数全部正确,且积分计算练习过程严谨且缜密,没有错误。 不过,余华还是不满足。 五分钟时间太久了。 作为以学霸身份即将踏上通往科学圣殿之路的男人,余华对自己的要求极高。 单纯的微积分题目,计算过程不超过五秒,在维持思维近似物理系统状况下,计算过程必须保持在三十秒以内。 如此一来,才能应对日后科研生涯之中的无数计算需求。 这是对自我的要求,亦是对智商的要求。 脑海转变,大脑再度抽取记忆,思维近似物理系统呈现出另外一个拟真图像,一架机翼冒着黑烟坠向海面的零式战斗机出现,求整架战机的当前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自身运动量变化。 积分计算练习,再度开始。 余华沉浸于其中,开始一次又一次积分计算练习。 五分钟。 四分三十秒。 四分钟。 三分五十五秒。 积分计算练习熟练进度成非线性增涨趋势,学习无岁月,时间缓缓流逝,随着一次计算练习过后,余华对于数学公式的掌握程度极高。 到了下午上课之时,完成三十余次积分计算练习的余华,已经把积分学的重要基础内容和知识点掌握,从死记硬背提升到融汇贯通的程度,现在,随便一道求定积分和不定积分的数学题,余华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破解。 当然,做数学题并不是余华学习微积分的目地。 彻底掌握微积分,使其成为自己手中的数学武器,这才是余华学习微积分的动力。 “我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一元积分和二重积分,接下来还有勒贝格大佬的积分和数值积分,按照现有的效率,我大概十天左右就能完全掌握积分学和微分学,二十天内彻底学会微积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夯实基础和细节部分很重要,等掌握微积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思维近似物理系统。” 余华结束今天的积分计算练习,静静思考,目光闪烁:“建立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指日可待。” 凭借这颗堪比计算机的大脑,余华毫不怀疑等自己学会了微积分和数学分析之后,无法完成心中的目标。 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 这是余华在之前受到思维近似物理系统启发下,所萌生出的想法,从未真正意义上表露过,直到昨晚拜师华罗庚,余华这才目标清晰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