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想逃-《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可以说,论家族实力,有着七八百年历史的名门世族荥阳郑氏,绝不是仅有百来年历史的新兴士族吴兴沈氏所能比的。

    而论个人声望。

    沈郡守虽然是五品地方大员,但只是沈氏旁系。

    而郑温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同样也是士子出身,并且作为郑氏第二十八代大房长子,早已接手郑氏族产,成为了荥阳郑氏一家之主的他,家业可不是沈郡守能比的,影响力也未必比沈郡守差到哪里去。

    因此在郑温看来,自家长女配沈郡守家儿子绝对是绰绰有余,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正嘟着嘴的郑书笙却不这么认为。

    她觉得郡守家浪荡子根本就配不上自己。

    为啥这么认为?

    作为数百年世家,家族基因在经过数百年的优化之后,郑氏直系族人随便拉一个出去,都已算得上是俊男靓女,而郑书笙作为长房长女,则是更加,年纪轻轻就已获得荥阳一枝花之美称。

    而郡守家浪荡子呢?

    身高比郑书笙高不了多少,体重却起码是郑书笙的两倍,稍稍团一下,就可以搁地下当球滚了。

    好吧,郎才女貌,就算郑书笙不太在意外貌,那郡守家的浪荡子有才也行啊!

    有个屁的才!

    除非斗鸡走狗玩蟋蟀、提笼架鸟逛梨园等声色犬马、游手好闲之事也能算得是才。

    那看在家世的份上,无貌无才有德也行啊!

    可郡守家浪荡子倒好,十四岁进青楼,十五岁成勾栏常客,年纪轻轻就已在荥阳城“浪”得虚名,浪得满城人人皆知。

    而郑书笙自己,三岁识字,四岁学经,五岁学画,六岁弹琴……才十六岁的她,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礼乐御数,样样精通,毫不夸张地说,若她是男子,将来必高中秀才、举人,甚至是金榜题名。

    试问,这样的她,又岂肯嫁给那样一浪荡子?

    她情愿嫁给一有才有德的寒门秀才!

    当郡守家提议此事时,她曾尝试反抗过,可她那从小就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在此事上却一点都没得商量,只是安抚她:“沈家子爱玩是爱玩了一点,但那是年少不懂事的缘故,等成亲了,接手沈家产业了,就会懂得收敛的。”

    会收敛个屁!

    就在前些天,郑书笙还听说,沈家浪荡子拉着一帮人跑去豫州城看花魁大赛去了。

    这简直是准备浪遍天涯的节奏。

    她实在是不甘心自己的下半辈子就委身于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家伙。

    因此,在父命难违,实在想不出其它招的情况下,她唯一能想到两个字:逃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