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最后的刁难-《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并不是。

    他也承认三绝公子的诗词用词确实够精美,但也不至于让他有那么大的差距,大得让他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因此,真正的差距是在意境上。

    而细细琢磨之后,他发现,三绝公子的那两首词,优美的意境之下,都隐含着一种若隐若现的悲情。

    由此他也发现,自古以来,传世的诗词,都以或多或少带有悲情的居多,而有名的诗人,十有八九也是不得志的,由此才有了刚才的感言。

    事实上,受这种情绪的影响,自从离开豫州之后,一路上不管其他士子怎么邀请,他都没有再写过诗。

    而现在他所想的是,浪之先生都没有这样的感触,又怎么来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这……”

    他立即就迟疑了一下。

    “这样吧,他若是能写出一首让我深感佩服的诗词出来,我也尊他为师。”

    席希明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条件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因此他又附加了另一个条件。

    一个在他看来,更不可能完成的条件。

    毕竟这是他最后的骄傲,他不可能就此答应。

    ……

    顾倾城是第二天上船之后才又去找郑经的。

    为真理社多发展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这是郑经所交给他的任务,而他第一个想拉的,就是席希明,因为他知道,若是能把席希明给说服了,那到了会宁之后,就能在席希明的影响之下拉近一大帮人来。

    包括船上那些会宁士子。

    因此,不管席希明所提的条件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刁难的意味,他都得先告知郑经。

    大不了我先把自己的感悟告知浪之先生,然后再一起分析其中的缘由,再由浪之先生去跟席希明等人讲其中的道理。

    顾倾城是这么想的。

    在成为了真理社的正式一员之后,他也已经获得了上楼船二楼的特权,只不过他也发现,自己每次上楼,都是没太可能绕开德王妃等人,去单独见浪之先生的。

    包括这次,他也是先见到德王妃等人,然后先跟他们说起了他找郑经的用意。

    “啥?让老师给他写首诗?他长脸了是吧!”

    顾倾城没想到,最先有反应的却是陈蒨武,而且气愤的还不是第一个条件,而是第二个,他不由得问道:“怎么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