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2/3)页
所有人都认为,这390名囚犯不会有一人回来,除非是个傻子。
但是皇帝的命令没人不敢听,只得盼着这些死囚能够履行君子之约,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已经到了李世民与390名死囚约定的归期。
好多官员本以为不会有一人回来,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可在次年秋天,当时被释放的死刑犯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后来,李世民派人清点人数,却发现少了一人,这让李世民不禁有些失望。
那时候的古人非常讲究诚信,出现这种情况,连其他的死囚都忿忿不平。
他们认为皇帝能够给大家一年的自由时间陪伴家人,已经属于仁至义尽,如今这个不守君子之约的人简直是给大家抹黑。
不过后来事情发生转变,在狱吏的调查后发现没如期回来的这个死囚离都城很远,可能是由于路途原因耽搁了。
过了几天,这个囚徒果真回来了,原来他因为回来的路上受了伤,所以比约定的日期晚了几天。
至此,390名死囚全部如约返回。
李世民在看到这些即便将面临斩首,但是还是按照与自己的约定回来的死囚所感动。
他认为诚信是为人基础,既然他们能讲诚信,证明他们还有改过的机会。
所以,李世民又下了一道出乎人意料的谕旨——决定赦免这390名死囚,让他们重获自由。
虽然很多史学家对李世民赦免死囚的行为感到困惑,甚至说他是心胸最宽广的皇帝,因为李世民根本不用作秀。
其一,首先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根本不用赦免天下拉拢前朝民心。
其次,此时大唐已趋于稳定,李世民没必要笼络这些无用之言。
为什么要赦免这些死囚呢?
但杨帆看来,李世民的行为动机不会如此简单,也是别有用心的。
李世民与死囚的约定,不如说是一场赌注,无论哪种结局,赢家都是李世民。
我们知道李世民是手上沾着至亲之血登上皇位的,在那个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的时代,他的做法是有悖道德的。
作为一国之君,有如此历史怎能服众,所以他要重塑大家对他的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