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魅惑-《大明逆子》


    第(2/3)页

    全国普及是不可能了,即便是皇庄有着再多的红薯,也无法做到一下子全国普及。为什么这么说,还是因为受制于这个时代的交通。

    仅靠马车牛车,即便是现在开始运送,你也无法将这些红薯运往全国各地,然后在各地州县一下子普及。这需要时间,哪怕是再好的东西,也得需要时间。

    就说玉米吧,玉米作为典型的外来作物,经由三条途径于十六世纪中页传入中国,这三条途径分别是经由丝绸之路到甘肃、经由印度缅甸到云南、以及由葡萄牙人经海路带到福建。

    明代大量的县志,记载了玉米传入的时间,可是玉米这种作物,真正做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普及,足足用了明清两代整整三百二十多年的时间。

    其中原因,固然是因为朝廷的后知后觉。当时没有官方的大力推广,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即便是官方推广,还要考虑民众的接受度。地方官府还要地主的接受度,大面积种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

    即便是地方获得了中央的许可,将玉米作为种源在各省大力推广。很可能,也会困难重重。

    首先,各省再往各地州县,各州县再带到各个地方,至少也得三年以上的时间。

    朱慈烺之所以选择向此次灾情发生的北方各地普及,原因有二。其一,这山东以及京畿东北方各地的州县今年大灾。明年开春的时候,官府大力普及新型作物的生产,可以极大的解决灾民们的吃饭问题。

    二来,因为朱慈烺在此次赈灾的出色表现,灾区的百姓对于朝廷的信任度增加。这些百姓会更加相信朝廷的公信力,加上新型作物种子是免费发放的,对于灾区为种粮发愁的百姓,无异于是一件大喜事。

    朱慈烺升官了,崇祯皇帝加封了个鬼知道有什么用的虚衔。说白了,就是个荣誉官职。对于朱慈烺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无异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自己本就是太子,加个虚衔屁用没有。将来,自己还不是继承大统做皇帝的。这个虚衔,屁用不顶。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官面上的文章还得要做的。为官之道,都是互相面子上过得去。

    钟粹宫的宫人,都是朱慈烺的死忠。豆花儿、旺财、三喜,其他的几个小太监还有宫女,其实也都算是能靠得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