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弓长之张-《骑砍三国之御寇》


    第(1/3)页

    次日一早,近万虎贲旌旗蔽天,士饱马腾,络绎不绝地涌出寿春。

    起拔之前,商议时袁术询问王政后,知道他此来所带人中并无文吏,便“体贴”地安排算是旧识的阎象,    随军同行,既负责粮草辎重的筹算,也帮其出谋划策。

    王政自无所谓。

    寿春位于扬州九江郡的西北面,相较下邳而言,徐州最东面的广陵相隔更远,自不可能如赵勋般玩急行军,大军出城后先在纪灵等人的安排下乘淮河水道,    两日而至合肥,其后顺着东北方向行走,在三日后,到达了一处平原,正处于全椒和阜陵两城之上,相隔三十里,北顾棠邑。

    棠邑,正是中国四大刺客之一,专诸的故里。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吴越春秋》:(伍胥之亡楚如吴时,遇之於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百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子胥怪而问其状度:“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问有说乎?”

    专诸曰:“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

    “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王政前世就觉得,这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真正出处。

    春秋至两汉,    天朝的主流文化中,对男子的要求,气节、风骨甚至要大于作为,功业。

    便如国士如韩信,此时的地位其实反不如后世。

    最起码未来的各朝各代,兵仙可都是武庙十哲的常驻者,可恰恰是在汉时,你看司马迁做《史记》,失败者兼敌人的项羽都能誉载“本纪”,汉初三杰的另外两位,张良,萧何亦位列“世家”。

    唯有韩信,竟只能得到个“列传”的待遇...

    是能力不行?功业不行?

    “胯下之辱”太减分了,与此世的“英雄”“丈夫”形象实在不合。。

    汉人推崇大丈夫当有大志,但更推崇大丈夫不可因威凌而屈膝。

    像专诸这种,怕老婆,乃是屈于亲,缘于爱,倒不算什么,韩信那种“为功业而忍一时之辱”,放在后世说得通,此时却不合主流的价值观。

    不是说不能做,毕竟汉高帝都有过“白登之围”

    最起码,不会去推崇,宣扬。

    .....

    一边吩咐远放探马,诸军原地休息;王政一边和纪灵等将策马上了一处土山,远近观望。

    此战既为远征,又为谋求一郡之地,初战反不可操之过急,首要便是扎营。

    下营之法,择位为先。

    他这一年来有赖徐方这个益友影响,即便阅读困难,亦强自多读兵书,加上麾下于禁乃沙场老将,暗自偷学之下,如今已算是颇有章法。

    “便在这处高地上扎营如何?”王政居高临下,环视四方天地后,指了一处问道。

    那是这座土山之前,林木葱茏,东面四十里便是浩浩荡荡的长江,背后则是一条淮河支流,水草肥沃。

    纪灵等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思忖一番,暗自点头,纷纷赞道:“昔日营平候曾言,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营平候,乃汉武帝时名将赵充国,麒麟阁十一功臣,连封讳都带了个“营”字,可知其人对营盘的重视。)

    “单看将军所选地点,临山背水。”纪灵道:“可见已深得兵家要旨。”

    “伏义兄过誉了。”王政摆了摆手,眺目远望。

    但见晴空万里的尽头,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突兀拔起高山,峰峦如聚,颇为雄壮。

    他扬起马鞭点了点,问道:“诸君,可知此山何名?”

    “应是六合山。”一旁的阎象看了眼,略一思忖便答道。

    “六合?”王政若有所思:“好名字。”

    “这是棠邑城的名山。”阎象解释道:“因有六峰,即寒山峰、邓子峰、石人峰、芙蓉峰、妙高峰、双鸡峰,因六峰环合,故得此名。”

    我名王政,此山为六合,那是注定要被我扫除的兆示了?

    王政暗自失笑,可惜这些古人生的太早,便是说了这梗,也无人会心一笑,便点了点头,观罢地形,道:“天色不早,传令三军,立刻扎营,休整两日。”

    “喏。”古剑和纪灵的副将陈兰同时接令,打马奔驰而去,通知天军和袁军。

    时间仓促,没空建造城营,壕营也不成,营外挖一圈壕沟,一则费时,二则不利出行。唯有选择棚营。

    随着一叠声命令下去,由主垒营的军官负责,分出五百游骑在外围游哨,两千人守卫本阵,其余兵卒全都上山动手砍树。

    远处树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显是享受了不知多少年的安宁,今日却因王政等人的到来陡遭横祸,随着灰尘漫天的飞舞,一棵棵参天大树被砍斫倒地,变成了木材被兵卒们拖了回来。

    匆匆吃了些饭食,此时天色已暗,不需上官吩咐,不想露宿野外,众人也要赶紧继续筑营。

    在王政的指挥下,他们先挖出可以立桩的小坑,然后削去树木的枝叶,桩桩相连,靠山对水,以木为栅,很快就成了半圆的营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