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新的领悟-《万道长途》


    第(2/3)页

    恶人是被迫守法,好人是自愿守法。

    这二者之间虽然都是守法,但却有着天壤之别。

    以道作为天平,然后去权衡事情的重要性,看什么靠近道,那就什么重要,这种是恶人守法,是被律法强迫着去遵守,因为法律存在,所以害怕违反之后会受到惩罚,于是,恶人不得不去守法。

    不因为法的存在而去守法,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这么去做了,于是然后恍然一看:噢,原来我这么做,其实是守法的啊。

    恶人满脑子都想要杀人,但是想了想,杀人要受惩罚,所以还是不杀好了。

    好人从头至尾都不曾有过任何杀人的概念,他不杀人,是因为心中的善念,是因为他不想杀人,而不是因为有‘律法’存在。

    这个律法,其实就可以看做‘道’。

    李启事先假设了一个他应该遵守的‘道’,给自己立了一套律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个这个规范之下,李启做的非常好,他非常的自律。

    但这是‘恶人守法’,他不是发自内心的这么去做,而是看了一眼规范,觉得这么做比较符合规范,于是按照规范去做事。

    看起来他好像完美的‘守道,遵道’,但实际上,他和‘道’已经渐行渐远,他只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名为‘道’的樊笼罢了。

    他在樊笼中带着镣铐跳舞,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行为应该规范于‘道’,如果僭越,就可能走偏。

    却不曾想,在有这个念头出现的这一瞬间,他就已经走偏了。

    想到这里,李启当时惊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祝凤丹说他‘聪明是聪明,可惜就是他太聪明了’。

    这是真的觉得李启有些可惜。

    因为,李启的聪明,还有他的境况,让他提前得知了‘道’的重要性,所以,他就太想要去遵循‘道’了,以至于完全走偏了道路。

    像是那个打败了人道军队的七品世界,他们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道’,还认为那就是不同的修行功法而已,但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所以没有刻意去遵守,最终却在不知不觉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无形之中契合了‘道’之真意,掌握了‘勇气’,最终击败了人道的军队。

    怪不得,会有人布局,让自己前往大火,去领略‘混沌’,那是因为混沌的自然演化,可能会给李启一点启发。

    李启很聪明,他确实领悟了‘自然’,终于在‘自然’的指引下,发现了他自己给自己拷上的镣铐。

    真正的‘守道’,是顺其本心,不是把道作为天平去称量世间万物,只是出于道心去做事,不去考虑得失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事情,却依然符合‘道’的追求,这才是对的,这才是‘守道’。

    而不是给自己定下一堆条条框框,然后说:“只要我不违反这些,那我就守道了”。

    这不是守道,这只是枷锁。

    勇气也是如此。

    李启通过‘称量’,确实可以做出类似于‘勇气’的选择。

    但是,他真的有所谓的勇气吗?

    他是做出了看似具备勇气的抉择,但他的‘心’,依然在畏惧,依然在害怕。

    他只是被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枷锁强迫着去做出有勇气的事情而已,就好像一个被军法逼着上战场的小兵,和主动投入战斗的勇士。

    二者在选择上都加入了战场,都进行了战斗,甚至有可能那个小兵还能立下大功,比勇士得到更多的赞誉。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二人,在勇气上却天壤之别。

    于是,李启幡然醒悟。

    原来,重要的不是勇气。

    勇气与否,根本不是祝凤丹想要告诉他的实质。

    他真正想让李启知道的,其实是守道之法。

    如此一来,李启心中便有了决断。

    他不再去想那些事情,勇气与否根本就不重要,哪怕是个胆小鬼就是个胆小鬼吧,一切……唯心而已。

    所以,现在要做什么呢?重要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承担责任。

    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人不能做了事情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交给父母师长,或者妻子儿女之类的帮自己承担,这种事情是不行的。

    为了救罗浮山,唤醒罗浮娘娘和日月真铅鼎,李启选择了投身激进派,然后用自己的行动,来让巫神山的温和派们接受开战的后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