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有一座四合院-《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第(2/3)页

    北房两厅,一间用于休息,另外一间放着修缮书籍所需的各种大小器具。内有四个书架,齐整的摆了近千册书籍。

    书籍都是身体原主人搜集而来,残破书册都做了修补,整旧如旧。李相白放弃了毁书修补的投机取巧行为。

    存钱不多,从原主记忆中李相白翻箱子倒柜找到了五十文钱。

    午间吃的是馒头,一文铜钱四个馒头。在集市溜达一圈,了解消费水平,李相白感觉到了生存压力。

    …………

    距离李相白小院数里的嵩阳城。

    城内正中地段建造有大周文渊阁设置在嵩阳城的藏书楼。

    藏书楼上下三层,一二两层设六个房间,分门别类收藏了儒法道墨为主的各家典籍,三楼通为一间,里面是忙忙碌碌的十多名补书人。

    阳光明明晃晃的从窗户穿透下来在房间内拉出一道光和尘的斜柱。说话声便也从广陵郡郡守夏渊侯口中响起。

    “文渊阁扩建,用于陈列古籍。广陵郡人杰地灵文风浓郁,藏书楼藏书浩然如烟,近期又收录数千册。可这些书册源自民间,年代久远又缺少得当保管措施,多数都有残破。三五日内京城文渊阁上官大人、南宫大人抵达嵩阳城甄选典籍入京,两位大人抵达之前,所有典籍都需整旧如旧。”

    “藏书楼的大匠、良工都在这儿,已经在通宵达旦熬油费火赶进度修复书籍”。年纪四十有余,相貌儒雅的文渊阁侍读学士闵相如开口。

    看着堆积在桌面,需要整旧如旧的书籍,夏渊侯思索之后说道:“人手还是不足,藏书楼招收补书人的考试中不有刷下去的人?可以挑选拔尖小匠当帮手。”

    “这样也行?”

    “权宜之策嘛!”

    闵相如点头:“行!”

    不久之后,指令颁发了下去。

    嵩阳城外。

    下午半日的时间李相白都在翻阅书籍。

    大概明白了大周的文化发展现状。历经了一个类似李相白前身华国历史上百家争鸣到儒、道两家渐盛的发展过程。大周建国前后,法家、儒家、墨家、阴阳家、杂家等为主的思想璀璨极致。到大周祥符年间,儒道开始兴盛,释家崭露头角,法家、墨家则逐渐衰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