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用什么做饭?-《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没有电磁炉、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古人又该怎么烧饭、煲粥、炖肉呢?其实,古人用来做饭的炊具特别多,甚至高达数十种,其中就包括鼎、鬲、甗等。

    鼎,相当于古代版的高压锅,主要是用来炖肉或盛放已经炖好的肉食。它盛行于商、周时期,有两耳,分为四足方鼎和三足圆鼎两种,有的带盖,有的不带盖。最早的鼎是由黏土烧制的,后来用青铜铸造而成。

    鼎

    鬲,主要用来煮饭熬粥。现代人加热食物喜欢用电磁炉,而在当时加热食物大多用鬲。有的鬲用陶瓷制作而成,有的鬲用青铜器制作而成,有三足,三足中间都是空的,口的边沿向外延伸。

    鬲

    甗,类似现在的蒸笼,主要是用来蒸食物的。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叫甑,是用来放食物的,下半部叫鬲,是用来装水的,两者之间有一个带孔的箅。当加热下半部的鬲时,就会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箅的小孔,使上半部的甑里的食物受热变熟。

    甗

    饭做好后可不是直接在锅里吃的,需要盛出来,放到其他食器里吃。那么,古人一般将做好的熟食放到哪里呢?主要有敦、豆等。

    敦,相当于现在的碗,主要用来盛黍、稷、粱、稻等煮熟的谷类食物,一般与装有肉食的鼎一起搭配使用。

    敦

    豆,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小碟子,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上部为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

    豆

    现代人用筷子吃饭,但古人用什么吃饭呢?古人夹菜所用的筷子叫“梜”,而吃肉的时候一般是把肉放到砧板上用刀切着吃的。

    有这么多做饭的器材,难道还怕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吗?看来战国时期的吃货们还是挺有口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