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最烂的路-《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1/3)页

    几百汉子乱哄哄的给木哥磕头的时候,新年来了,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木清格组合来说在哪过年真的区别不大。

    同样适用于这句话的还有高进和周八斤,以及许多无牵无挂的可怜人。

    当这一大群脑子缺根筋的汉子聚在一起的时候,周八斤就是最出风头的时候,他天生就适合这种环境。

    老伙头不在,一群糙汉子一起动手,整治出的食物也就勉强算熟了,但是没关系,大盆的肉端上来,大碗的酒喝下去,图的就是一个痛快。

    冯武也特意赶来过年了,大着舌头道:“前边清嫂子要吃些苦了,路上全是坑,走车颠的厉害”。

    有汉子站起来晃晃悠悠的叫道:“给俺拿个家伙,俺去把路平一下,别颠着咱嫂子……”,旁边的人拉住他道:“哥哥莫急,好歹过完年再去”。一群人闹哄哄的乱做一团。

    有人又说起西路军的趣事,“当初在西路军回来的时候,每天肉都吃不完,上顿肉下顿肉,真把大伙吃的受不了了。有一回木哥实在找不着由头加餐了,一着急就说了,明天要下雨,今天加餐,结果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你猜怎么着?木哥又说了,昨天猜错了,今天加餐给弟兄们陪个不是……”。

    “哈哈哈哈……”,众人齐声大笑。

    肉对普通百姓和士卒来说太奢侈了,许多人一辈子到死没能吃过一顿肉,西路军回程的时候木子丧心病狂的加餐吃肉,已经变成了一段传奇,老兄弟见了面总会提起这一段的趣事,说起自己一开始恨不得撑死,后来看着肉干瞪眼一口都吃不下去。

    有老兄弟叹道:“咱们弟兄以前都是烂泥一般的人,也就跟着木哥才风光了,来的时候遇到一伙禁军去密州,顶风冒雪的赶路,许多人都穿着单衣,我问了一下,路上已经折了好几个了”。

    众人一阵沉默,山东的禁军要调往密州编练,大人们只管下令,别的是不管的,可怜那些人腊月天赶路,连冻带饿,凄惨无比。

    有人道:“不错了,好歹行军的时候粮食还给的多一些,平时驻扎少个七八成都是正常,一个个都饿的走不动路……”。

    地方禁军是很尴尬的存在,京城禁军毕竟是天子脚下,吃些空饷很常见,士卒的温饱还是能基本保障的。

    边军更不用说,苦是苦了点,但朝廷不允许武将太苛待士卒,文官大老爷们时常来看看,盯的严,也能勉强过下去。

    各军州的禁军厢军就完蛋了,打仗也指望不上他们,朝廷平时都懒得看一眼,枢密院里按时拨付点钱粮让他们饿不死,就丢那不管了,说白了,就是一群叫花子。

    反正朝廷不管,大老爷们也不理,武将们就越发过分,克扣军饷军粮都成了常态了。

    厢军乡兵毕竟还算本乡本土,将领多少还顾忌一点,禁军大多却是各处调动的,不扣白不扣,反正过两年又换人了,所以使的地方禁军愈发凄惨,相对应的战力也更谈不上了,朝廷也就更不想管,完全陷入了死循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