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文武之道-《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3/3)页

    木子想了一会儿,无声的摇摇头道:“韩相,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共存之道”。

    韩琦闭着眼睛点点头道:“我亦知世间无完美之事,志远大可畅所欲言”。

    木子却陷入了沉思。

    文官和武将,天然对立的两个群体,某一方势大必然意味着令一方势弱。

    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不能轻易变动,而每个朝代甚至每个时期的需要是不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无解的矛盾。

    所有人都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政策不能轻易变动。政治体系更是如此。

    你想威服四夷,就要给武将权利,那就意味着你要忍受军阀割据的风险,比如汉,比如唐,比如五代。

    你想国家安宁,就要约束武人,相对来说文人作乱比武将要温和多了,最多就是争权夺利,贪些钱货,不会动不动就杀的尸横遍野。但相应的,约束了武将就意味着战力降低,会被异族欺辱,比如大宋。

    道理很简单,文臣势大牛逼,武将憋屈,所有人就会以成为文臣为荣,当年轻才俊都去做文臣了,武将队伍的素质就会越来越差,你不能指望一群被淘汰的渣渣为国争光。他们没这个觉悟和能力。

    来这个世界越久,接触到的东西越多,木子就越不敢轻易开口。

    他不敢保证自己有限的见识会不会弄巧成拙,要知道,世间根本不存在最好的政策,最多只存在相对合适的。

    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甚至每个人群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因素都不一样。

    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把一个地方的政策完美复制到另一个地方,如果你硬要做,很可能会变的一团糟。

    这也使他越发不敢轻易开口,完全不靠谱的主意并不是坏主意,因为都拿它当笑话看。

    那种似乎可以的主意才是要命的,诱惑够大,人们就会敢于冒险,代价也往往惨痛。

    一个国家的政策调整如果出现失误,其后果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

    木子叹了口气,摇着蒲扇道:“不敢说啊,韩相,我真的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