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微柔的信-《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1/3)页

    这个世上的许多事都是有必然联系的,即使看上去没有,实际上真的有。

    比如大宋近几年军队连续胜利,特别是去年环庆之战大败西夏,又趁势一举复套,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

    首先是市场繁荣,商贾和百姓对朝廷有信心,使他们更加敢于投资花钱,而不是因为害怕战乱而倾向于把金银埋在土里,这就是最直观的变化。

    其次是军改的顺利推行,大胜使阻力变得很小,各地的军改非常顺利,没人敢于挑战朝廷。

    最后则直接影响到了朝堂。军队高歌猛进,也更加暴露出大宋行政的问题,许多对官场现状不满的人开始吵着要改革变法。

    比如去年年前老王上书引起的争论,许多人的心声就是武人扬眉吐气了,咱们文人也不能安于现状,要好好争气。

    在今年面临交付辽人岁币的时候,积累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其实对于澶渊之盟,从朝堂到民间的态度是一直在变的。

    最开始的时候觉得挺好,因为来来回回打了几十年打不过人家,每年给点钱买个平安挺好的。

    后来又觉得挺窝囊,本来嘛,交保护费这事怎么说都不光彩。

    再后来就麻木了,打也打不过,交钱又丢人,干脆都不提了。

    这回出事就出在大宋在西北打了胜仗,许多人心里就不平衡了,咱不能打的时候交保护费认了,现在咱能打了,这保护费还要继续交?

    不行,上书,朝廷去年打仗了,又收复河套,花钱挺多,还拉了饥荒。我觉得应该跟辽国说说,今年的岁币是不是就免了吧,来年咱再补上。

    傻子也知道他什么意思,所以一大群年轻热血的官员跟着喊附议。

    大宋兵锋正锐,军民心气也高了,还给辽国送钱?丢人不丢人?

    另一派则是以年纪大的官员为主,认为大宋刚刚收复河套,急需休养生息,不能因为一点小钱惹出事来。

    他们认为辽国幅员辽阔军队强盛,远非西夏能比,大宋刚经历大战,军改还在收尾,官制改革迫在眉睫,这个节骨眼儿上实在不宜跟辽国闹僵,几十万贯的钱是毛毛雨,不能因小失大。

    两派说的好像都有道理,让老赵一时犯了难,所以询问相公们的意思,韩琦这次也犹豫了,这个时候给辽人送钱确实有点伤士气,可大宋并没做好战争的准备,又怕辽人翻脸……

    最后商量半天,去信问问木子吧,这小子对这事儿擅长。

    算算日子差不多回信该到了,下了朝老赵没让韩琦走,等在垂拱殿里喝茶聊天。

    “陛下,整饬吏治,势在必行,职责不明推诿成风,乃误国之根本,不可拖延”。

    老赵郑重点头,以前没觉得,现在却越来越忍受不了办事拖拉扯皮推诿了,就这效率还成就盛世?别特么开玩笑了。

    “朕亦知该整饬,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慎重,冒然行事唯恐天下震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