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生意上门1-《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第(3/3)页
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嘛。
“你去吧,传文哥,我看见俄国人就止不住笑起来。一个个鼻梁怎么那么高,还长着一个样。”鲜儿一边套着护袖,一边说着,还止不住笑了起来,在她看来,俄国人的面容真的好笑。
朱传文也是哭笑不得,这算是什么理由。
日子就这样过了三天。
开业的澎湃心情被这无所事事的时间给磨平了。
“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朱传文懊恼着。
铺子开了三天了,卖出去的面包却屈指可数,面包他也不做了,每天指导朱春山做两个新鲜的摆着,之前的就成了他、鲜儿和朱春山的主食,都是过过苦日子的,每天吃列巴倒成了享受。
俩人觉得没啥,每天工作还挺有劲头。
但朱传文却忧愁了起来。
自家积蓄有多少他是最清楚了,算上盘铺子的钱,他身上就剩下12两了。
他得琢磨着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回想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行为,自己这算是没有了解市场把朱家赔了个底儿掉吗?还欠了一大笔钱。
开磨坊,开粮铺的事情原本在朱传文看来,在这个时代是个有货源就能卖出去的买卖,但现在看来,自己这是创业失败了。
接下来该怎么走,朱传文心里也没了底儿。
水磨坊每天能出粉30石,也就是3750斤,临走时嘱咐自己的老爹,水磨坊别停,算起来到现在为止三江口的仓库里已经囤积了有近三万斤的面粉,自己这边还有500多斤,但销售却迟迟打不开局面。
朱家是没那么大本钱的,这里面可是有着朱传文从春和盛夏掌柜那里借出来的1000两银子。
正儿八经写下了借据,写清了3分的利,半年期。
其实也是,俄国人侨居在此有着个2多万人,早就有着自己的渠道,哪里还用朱传文操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