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场骂战因为“华夏最早发明了密电码”而掀起了轩然大波,热搜也瞬间上了前十名,让一些流量明星都自叹不如,使得不少人加入了直播间参与了这场争论之中。 叶迟此刻面对着戚继光的考问,胸有成竹的道:“戚老将军为了能够达到情报传递的效果,编创了上下两首小诗,上篇为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下篇为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叶迟口中的小诗一出口,戚继光满意的点了点头,观众们则是一脸懵逼。 “这是啥?什么叫做柳边求气低,这是什么诗?” “呃,完了,叶子大神的马甲就要掉了。” “哈哈,怎么样?还密电码,现在连你们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吧!还不如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床上勾栏女,其中就有你。” “呃,这或许其中另有玄妙!” 这句话是那兔儿说的,很显然她也对这首诗着实不怎么看好。 “这两首小诗,虽然难登大雅之堂,却是以歌谣学习闽语的最佳的方法。”随着戚继光的话语,场景则是再次变换,成为了戚家军在诵读小诗的情景,有些不懂字的也读的朗朗上口:“正如现在所见,那段日子有不少兄弟开始了识字,为了就是不给戚家军丢脸,他们也做到了。” “是的,他们做到了。”叶迟看着眼前的一幕,义乌兵中识字的没有多少,但是为了能够适应附近作战计划开始了学习,的确是可敬可佩的,于是道:“作为信息传递,这第一首小诗从柳到知字,分别对应声母,以此排序为一到二十,后面一首则是对应韵母,依次排序为一到三十六,古代音调为八调,分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分别对应一到八。其中的秘密就是在这两首诗之中,声母与韵母相结合,组成一个新字。” 弹幕不断,叶迟的所看到的都是关于这东西怎么切出新字的问题,而此刻各大平台的人数流量也在飙升着。 “仙游之战的仙字,按照诗歌的排序,两首诗分别以一十五和三十一取之,声调则是取阴平为一,也就是我们现代通用的四声中的第一声。” 叶迟很快就说出来了答案,可这答案有些莫名其妙,有人对照着此刻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两首小诗的对比,这个一十五对应的第一首诗的“喜”字,第二个三十一对应着“天”字。 “兄弟姐妹们,有摸清楚看到屏幕上的两个字了没,加红的是啥意思?” “鬼知道啊!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就这样也能和现代的密电码相提并论吗?” “哈哈哈,这是什么东西,密电码吗?奥,我的上帝,这群华夏人真的是太可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