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派系-《汉祚》


    第(2/3)页

    国虽不大,五脏俱全。

    虽圣人在春秋时期便提出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论断,但在仕途之上抱团取暖的利益趋使下,蜀汉内部政权并非铁板一块。

    且说,自先帝举兵,东征西讨,到建立蜀汉政权,麾下汇聚的人才,从地理、利益以及归属等因素,形成了四股政治势力。

    其一,是元老派,也可以称之为元从派。

    先帝起初从北方幽州涿郡起兵,其后辗转青州、徐州、豫州,最后才南下到荆州。虽然在“赤壁之战“之前,先帝尚未能够达到一支能够在历史舞台中心角逐的大势力,但多年的军政经历还是给他带来一个比较核心的班底。

    这其中较为知名的,例如关羽、张飞、赵云、简雍等人,都是最早一批跟随先帝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刘琰、陈到、魏延、糜竺、糜芳、孙乾等。

    这是先帝最信任的一批人,也是跟随先帝时间最长的。自光和七年、中平元年先帝起兵讨伐黄巾开始,就跟随先帝东奔西跑、颠簸流离,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离不弃。他们来自各地,是蜀汉政权的元老勋臣。

    当然,这些人在蜀汉政权也享有超然的地位和绝对的信任。如先帝定蜀时,关羽、张飞、赵云、陈到身处要职,尤其是关羽和张飞,关羽负责荆州各郡,相当于守了蜀汉一半的基业;张飞在阆中领军随时驰援汉中、成都、江州、南中等地;魏延为汉中太守;陈到领宫禁宿卫、赵云统兵安成都内外,却是将属地各处紧要位置兵权悉数掌握。

    可是,这个派系武强文弱,而且大多数人去世较早,至章武元年蜀汉建立时已是寥寥无几。

    其二,是东州派,也称东州士。

    东州派的组成是非常复杂而且模糊的。狭义上的东州派,就是史料中提到的“东州士“,是刘焉时期为遏制益州本土大户而接受的从荆州南阳地区以及关中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地区流入益州的人口。广义上的东州派则包括其他地区和刘璋统治益州时期的班底,这些人物与元从派有些相似,成分复杂组织松散,在益州没有根基。

    这个派系与益州本土派的关系也比较恶劣,在刘焉、刘璋时期皆是如此,而刘璋没有刘焉的手腕,为了得到益州派的支持稍微对东州派有所遏制,结果就是东州派对刘璋的统治产生二心,在先帝入川的过程中,东州派的抵抗程度远不如益州派。

    但这些人在先帝时代同样很受重用,法正、董和、李严(李平)、费观等都是重臣,相对于元从派而言,东州派在蜀汉政治舞台的重量要高一些,而且更加长久。或许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东州派在刘焉时期就进入益州,经过刘焉父子两代人的扶植,在益州已经有一些基础;其二,东州派并非铁板一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荆州流入益州。他们虽然符合东州派的定义,但是立场上与荆州派重叠,像费祎、刘巴、费观、吕乂、李严等都是荆州出身。

    而第三便是荆州派了,亦是如今掌控蜀汉权柄的势力。
    第(2/3)页